晚清学术笔记的《论语》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31 04:47
清人学术笔记中载有大量的《论语》学相关资料,多为著者研读《论语》之札记,其形式与内容均颇具特色,分条辑录,类次成书,考证谨严且时有新见,是清代《论语》学史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即以徐灏《通介堂经说》、陈澧《东塾读书记》及于鬯《香草校书》等三部晚清学术笔记中的《论语》学资料为研究对象,探究其《论语》诠释在内容、方法、思想、形式等方面的特点,并将其置于清代学术史和整个《论语》学史的脉络中予以宏观定位和精确把握。第一章为徐灏《通介堂经说》的《论语》研究。第一节写《通介堂经说》对《论语》的诠释尤为注重训诂,利用字书以考证字词的原始音义。第二节为“兼采前注而间有己论”,写其广泛征引前人注解并时有新见。第三节为“引经据典与信实有征”,主要介绍其对秦汉典籍的引用。第二章为陈澧《东塾读书记》的《论语》研究。第一节介绍其“综论各家而评析注解”的特点,主要是对何晏《论语集解》、皇侃《论语义疏》与朱熹《论语集注》的评析。第二节写陈澧对朱熹的推崇及《东塾读书记》诠释《论语》时对朱注的取舍。第三节为“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概述了其“但论学术,经世致用”、“不为妄言,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和“分类整合,引证探究”的治学方法。第三章为于鬯《香草校书》的《论语》研究。第一节写于鬯对《三礼》研究的精深及其《香草校书》诠释《论语》时对礼书的广泛征引。第二节为“重视史子与尊古崇汉”,写《香草校书》的《论语》研究,对史书及子书的注重与引用。第三节为“质疑前说且考据求证”,写其对何晏《论语集解》、邢昺《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部分条目的质疑与考证。第四节为“篇目次序和章节划分”,主要介绍于鬯对《论语》部分篇目章节划分的见解。总体来讲,三部学术笔记的《论语》研究具有重视注疏、时有质疑且谨严求是的共同特点,学术笔记独特的文体形式也是其《论语》札记区别于注本等《论语》学著作的独特之处。晚清学术笔记的《论语》研究是与时代学术背景及《论语》学自身发展规律相符合的,三部笔记对《论语》的阐释也各自具备其独到之处。徐灏、陈澧与于鬯均恪守朴学,谨严且求实,难能可贵。
【学位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B222.1;K25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徐灏《通介堂经说》的《论语》研究
第一节 注重训诂以探寻本义
第二节 兼采前注而间有己论
第三节 引经据典与信实有征
第二章 陈澧《东塾读书记》的《论语》研究
第一节 综论各家而评析注解
一、评析何晏《论语集解》
二、评析皇侃《论语义疏》
三、评析朱熹《论语集注》
第二节 推崇朱子与取舍其说
一、尊崇朱注,引用阐发
二、质疑朱注,提出己见
第三节 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
一、但论学术,经世致用
二、不为妄言,实事求是
三、分类整合,引证探究
第三章 于鬯《香草校书》的《论语》研究
第一节 精于治礼而尤长于礼
第二节 重视史子与尊古崇汉
一、征引史书
二、重视子书
第三节 质疑前说且考据求证
一、对何晏《论语集解》的质疑
二、对邢昺《论语注疏》的质疑
三、对朱熹《论语集注》的质疑
第四节 篇目次序和章节划分
一、记言顺序与篇章构成
二、“子曰”与章节安排
三、关联紧密,通合为一
四、各自独立,推类相次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相似文献】
本文编号:2863467
【学位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B222.1;K25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徐灏《通介堂经说》的《论语》研究
第一节 注重训诂以探寻本义
第二节 兼采前注而间有己论
第三节 引经据典与信实有征
第二章 陈澧《东塾读书记》的《论语》研究
第一节 综论各家而评析注解
一、评析何晏《论语集解》
二、评析皇侃《论语义疏》
三、评析朱熹《论语集注》
第二节 推崇朱子与取舍其说
一、尊崇朱注,引用阐发
二、质疑朱注,提出己见
第三节 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
一、但论学术,经世致用
二、不为妄言,实事求是
三、分类整合,引证探究
第三章 于鬯《香草校书》的《论语》研究
第一节 精于治礼而尤长于礼
第二节 重视史子与尊古崇汉
一、征引史书
二、重视子书
第三节 质疑前说且考据求证
一、对何晏《论语集解》的质疑
二、对邢昺《论语注疏》的质疑
三、对朱熹《论语集注》的质疑
第四节 篇目次序和章节划分
一、记言顺序与篇章构成
二、“子曰”与章节安排
三、关联紧密,通合为一
四、各自独立,推类相次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敏学;;略谈藏语的演变与发展[J];西藏研究;1987年04期
2 乐爱国;;清末陈澧《东塾读书记》对朱熹科学思想的阐述[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3 吴茂燊;黄国声;;陈澧《东塾读书记》未刊稿考辨[J];文献;1982年04期
4 熊宣东;略论译者的双重身份[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5 运华;;老、庄并称到底始于何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6 吴茂燊 ,黄国声;《陈东塾先生著述考略》订补[J];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
7 杨海文;;《孟子》引论《诗》《书》的文献地图——兼评陈澧《东塾读书记》考释的得失[J];现代哲学;2011年04期
8 梁启超;;论读书[J];读书文摘;2012年09期
9 艾毓英;八十自述——菱湖的化雨春风[J];武汉文史资料;1994年03期
10 张付东;;陈澧《孝经》学初探[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厉欣慰;晚清学术笔记的《论语》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2 姜曼;陈澧《东塾读书记》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文博;陈澧郑学研究述评[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634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63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