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安国《春秋传》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31 17:38
本文主要探讨胡安国《春秋传》的方法和大义。第一章讨论胡安国之前春秋学,首先是春秋观上“《春秋》经说”和“《春秋》史说”这两种互相反对的观点,。“《春秋》经说”以经所记之史实阐发儒家“王道”政治的观念,而“《春秋》史说”则以为《春秋》为信史而非经,没有孔子的微言大义;相应地在解经方法上“《春秋》经说”重在发掘其微言大义而以义例(公式)解经,也用灵活的从变从义的方法解经,而“《春秋》史说”则更侧重用史事来解读经典。这两种对立的看法其实是知识和价值之紧张的表现。 第二章讨论胡安国的《春秋》观。胡安国在《春秋》之“经”和“史”之间,从而知识和价值之间,采取了兼取的立场,一方面认为《春秋》所记是史实,同时又认为圣人是“以鲁史而见王法”,即“《春秋》立文兼述作”(隐公元年胡氏传)。胡安国寓经于史,经史一体的春秋观,也直接影响了他自己的治学观点,即史实和大义,知识和价值并重。 第三章和第四章讨论胡安国的解经方法。胡安国对三传有很深的研究,他继承了义例解经的方法,并且还有所创新;其次也继承董仲舒“从变从义”的方法,于不同的史实之中解读出全新的经义;从中唐啖助、赵匡、陆淳之后,对三传的看法大变,解经方法也随之而变,主要就是从专主一传,变为弃传而从经,然又兼采三传,在胡安国这里,主要是“事取左氏,义兼公毅”;同时还兼取百家之说,成一家之言,其经义具有明显的时代意义,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从第五章开始为下篇,讨论胡安国《春秋传》所阐发的大义。第五章讨论胡安国的尊王思想。《春秋》三传都倡言“尊王”,然而“尊王”之说,内涵颇有不同,从孔、孟乃至公羊诸家,所尊者为“王道”,也有人则尊王权。胡安国之尊王并非为王权张目,他继承伊川之说,重在尊王道,即天理,并以此来制约王权,故而可以批评人君。 第六章讨论胡安国《春秋传》的灾异之说。《春秋》灾异之说是传统政治哲学的重要内容,看似封建迷信,荒诞不经,不过其本意,不外以天变警戒、制约王权。胡安国承《春秋》各家之学,颇重灾异之说。他重视天人感应,认为凡灾异都是由人君失德失政所致,人君若不能修德,则必有国亡身弑之祸,从而要使人君“鉴观天人之理”,有“恐惧祗肃之意”;同时也认为“以人胜天,以德消变”。胡安国的灾异之说在系统性上不及公羊,不过也有自己的特色,那就是重视灾变而重民命,强调人主分灾救患之职。 第七章讨论胡安国经(原则)权(权变)之说。胡安国吸收唐末五代之乱的教训而尊王,所以也强调谨戒权臣。所以于公羊经权之说,多采取否定态度。但是他并不反对大臣行权,而是强调行权要守经(原则),同时又很潜隐地突出大臣的职责。 第八章讨论胡安国《春秋传》的夷夏之说。胡安国继承传统夷夏观,以礼义为夷夏之辨的标准。但是又在危亡之际,所以不强调以夏变夷,而是强调攘夷,并突出强调公羊“大复仇”大义,力主加强武备,恢复中原。 第九章结合后人评论,讨论胡安国在春秋学史上的地位,肯定其方法的开新,和结合现实阐发大义的诠释向度,也指明其解经的疏阔和牵强。
【学位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B24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宋代学术之名与实
二、胡安国之学术
三、胡安国思想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问题
五、胡安国基本资料与版本
上篇 《春秋》观与解经方法
第一章 胡安国之前的春秋学
第一节 胡安国之前《春秋》观的演变
一、《春秋》经说
二、《春秋》史说
第二节 胡安国之前《春秋》解经法
一、义例解经法
二、"从变从义"的解经法
三、综合三传的解经方法
第二章 胡安国的《春秋》观
第一节 《春秋》不没其实
一、征史实于《左传》
二、对"史承赴告"说的继承
第二节 《春秋》乃"史外传心之要典"
一、《春秋》是经
二、强调经史之别
第三节 《春秋》天子之事
一、《春秋》寓王法
二、《春秋》拨乱反正
三、以夏时冠周月
四、余论
第三章 胡安国的解经方法(上)
第一节 义例解经
一、天子书"天王"例
二、诸侯即位之例
三、天子诸侯丧葬例
四、弑君之例
五、杀大夫例
第二节 综经通解
一、事取左氏,义兼公毅
二、引百家之义,成一家之言。
第四章 胡安国的解经方法(下)
第一节 从变从义
一、词同而意异,则比事以观。
二、不取众说,独出心裁
第二节 胡安国解经的时代特征
一、胡安国解经的理学特色
二、解经的现实向度
下篇 胡氏《春秋传》大义
第五章 尊王大义
第一节 儒家之尊王:王权还是王道?
一、尊王道
二、尊王权
三、宋儒尊王说:以孙复、程颐为例
第二节 胡安国以天理为王道
一、胡安国对"王"的界定
二、胡安国以天理王道正王权
三、胡安国对弑君的态度
第三节 以社稷责王
一、《春秋》以国君与社稷为一体
二、国灭,君死社稷方为正。
三、人君当知命而自强
第六章 灾异之说
第一节 传统公羊家的灾异理论
一、天人感应原理
二、灾
三、异
四、异大乎灾
第二节 胡安国灾异理论
一、天人感应
二、灾:民命为先,分灾救患
三、异:天命至上,谨戒人主
第七章 胡安国论权(存目)
第一节 公羊家的经权之说
第二节 胡安国的经权之说
第三节 谨权臣与"贵大臣"
第八章 华夷之辨(存目)
第一节 《春秋》华夷之辨
第二节 胡安国华夷之辨
第三节 寓复仇于攘夷
第九章 对胡安国《春秋传》的批评(存目)
第一节 后人的影响和批评
第二节 解经方法的批评
第三节 大义的批评
结语
参考文献
专著
论文
后记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64277
【学位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B24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宋代学术之名与实
二、胡安国之学术
三、胡安国思想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问题
五、胡安国基本资料与版本
上篇 《春秋》观与解经方法
第一章 胡安国之前的春秋学
第一节 胡安国之前《春秋》观的演变
一、《春秋》经说
二、《春秋》史说
第二节 胡安国之前《春秋》解经法
一、义例解经法
二、"从变从义"的解经法
三、综合三传的解经方法
第二章 胡安国的《春秋》观
第一节 《春秋》不没其实
一、征史实于《左传》
二、对"史承赴告"说的继承
第二节 《春秋》乃"史外传心之要典"
一、《春秋》是经
二、强调经史之别
第三节 《春秋》天子之事
一、《春秋》寓王法
二、《春秋》拨乱反正
三、以夏时冠周月
四、余论
第三章 胡安国的解经方法(上)
第一节 义例解经
一、天子书"天王"例
二、诸侯即位之例
三、天子诸侯丧葬例
四、弑君之例
五、杀大夫例
第二节 综经通解
一、事取左氏,义兼公毅
二、引百家之义,成一家之言。
第四章 胡安国的解经方法(下)
第一节 从变从义
一、词同而意异,则比事以观。
二、不取众说,独出心裁
第二节 胡安国解经的时代特征
一、胡安国解经的理学特色
二、解经的现实向度
下篇 胡氏《春秋传》大义
第五章 尊王大义
第一节 儒家之尊王:王权还是王道?
一、尊王道
二、尊王权
三、宋儒尊王说:以孙复、程颐为例
第二节 胡安国以天理为王道
一、胡安国对"王"的界定
二、胡安国以天理王道正王权
三、胡安国对弑君的态度
第三节 以社稷责王
一、《春秋》以国君与社稷为一体
二、国灭,君死社稷方为正。
三、人君当知命而自强
第六章 灾异之说
第一节 传统公羊家的灾异理论
一、天人感应原理
二、灾
三、异
四、异大乎灾
第二节 胡安国灾异理论
一、天人感应
二、灾:民命为先,分灾救患
三、异:天命至上,谨戒人主
第七章 胡安国论权(存目)
第一节 公羊家的经权之说
第二节 胡安国的经权之说
第三节 谨权臣与"贵大臣"
第八章 华夷之辨(存目)
第一节 《春秋》华夷之辨
第二节 胡安国华夷之辨
第三节 寓复仇于攘夷
第九章 对胡安国《春秋传》的批评(存目)
第一节 后人的影响和批评
第二节 解经方法的批评
第三节 大义的批评
结语
参考文献
专著
论文
后记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赵春利;;胡安国《春秋胡氏传》尊夏攘夷思想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董春林;;双向互动:南宋初年道学与政治文化之融通[J];求索;2011年03期
3 徐建勇;;胡安国《春秋传》的理学特征[J];史学月刊;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董春林;南宋初期的冤狱与政治[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戴金波;胡安国《春秋传》的王道思想[D];湖南大学;2010年
3 尹业初;胡寅历史政治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戴宏图;胡安国《春秋传》的天理观[D];湘潭大学;2010年
2 朱琳;论胡安国的君臣观[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晓;胡安国《春秋传》中的民族思想研究[D];鲁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642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64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