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程颢心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5 03:22
   儒家心学思想可追溯到孟子。孟子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羞恶、恭敬与是非之心,仁义礼智皆由此四端之心扩充而来,所谓“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故有之也,弗思矣”即是此意。北宋的程颢、程颐继承了孟子儒家之“道统”,创立了以“天理”为核心的学说,其中,程颢继承了上述孟子的“恻隐之心”思想,在《识仁篇》与《定性书》中做了详细论述。他强调“心”的重要性,认为“只心便是天”,“心是理,理是心”,这些思想直开心学一脉,对后世儒学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本文的主要任务便是阐释程颢在《识仁篇》与《定性书》中所阐发的心学思想并分析其理论价值和当代意义,研究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第一,阐明二程思想之区别。主要探讨程颢、程颐对“理”的认知的不同以及学界对二人学术思想的看法,并说明将程颢思想归于心学一派的合理性。第二,澄清关于“心学”的种种误解。这种澄清工作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其一,说明为何将“心学”视为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学说是错误的;其二,充分利用现代道德心理学和道德情感主义的理论,重新解释其积极的内涵;其三,说明理学与心学并非绝对对立的概念,程颢的心学与其理学息息相关。第三,重点阐发程颢心学的核心思想及其在思想史上的影响。程颢的心学思想主要记录在他的《识仁篇》和《定性书》中。程颢在《识仁篇》通过“学者须先识仁”,“此道与物无对”,“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不需防检,不须穷索”等命题,明确提出他的先天道德知识论,即主张仁之理(即德性之知,亦即道德知识)是先天的,不同于经验性的见闻之知。程颢主张仁者,即具备良知良能者,亦即具备恻隐之心或移情心者,才能获得仁之理。而只要是仁者,保持其良知良能“不丧失”,通过良知良能将心比心的移情反应,便可“浑然与物同体”,获得仁之理,即获得先天的道德知识。正是因为“识仁”有待仁者保持其诚、其仁、其良知、其恻隐之心、其移情心,因此,程颢在《定性书》中提出了一整套如何保持良知良能的工夫,以期通过保持良知良能而获得仁之理,从而达到“情顺万物而无情”与“廓然大公”的仁者之境界。程颢的《识仁篇》与《定性书》继孟子之后,进一步奠定了心学之基础,对陆九渊、王阳明等人产生了重要影响,延续并形成了影响至今的儒学心学传统。第四,阐明程颢心学思想相对于理学的理论优势。与理学相比,程颢的心学思想更为简单、易懂易行,更符合现代道德心理学,而且避免了具有某种神秘色彩的形而上学的假设。第五,阐述程颢心学的当代价值。程颢心学在当代的重要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理论价值主要体现在:为儒家道德情感主义理论的当代解读奠定基础;其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对有成效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启示——道德知识获得的必要条件在于保持良知良能,保持恻隐、移情之心,只要是人类的一员,无论中外,都有,也应有恻隐、移情之仁心,这是获得普遍性的道德认知的心理基础,也是建立人类共同体价值观的心理基础,因此,最有效的道德教育手段就是培养人们的仁心、移情心。
【学位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B244.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目的、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 “心学”之辨
    第一节 “心学”之义
    第二节 关于“心学”的种种误解
    第三节 “心学”再诠释
    第四节 程颢的心学与理学
第二章 程颢心学的核心思想
    第一节 程颢心学的道德知识论:《识仁篇》
        一、仁理之先天性:识仁,不须穷索
        二、识仁之能:良知良能
        三、仁者之知:反身而诚,浑然与物同体
    第二节 程颢心学的修身养性论:《定性书》
        一、“定性”:定良知良能之性
        二、“情顺万物”:定性所达之境
    第三节 程颢心学的核心内容在思想史上的影响
第三章 程颢心学之辩护
    第一节 大道至简
    第二节 人之常情
    第三节 道德心理
    第四节 形而上学之祛魅
第四章 程颢心学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为儒家道德情感主义理论的当代解读奠定基础
    第二节 对有成效的道德教育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朝亮;;康有为心学思想述论[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2 翟志娟;程得中;;从弗洛姆关于自我的学说看陆九渊的心学思想[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11期

3 曹国庆;王守仁的心学思想与他的乡约模式[J];中国哲学史;1995年02期

4 杨梅;;论李贽的“真”创作观[J];考试周刊;2009年40期

5 杨景岗;王爱红;;邹守益心学思想研究综述[J];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曹国庆;王守仁的心学思想与他的乡约模式[J];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06期

7 李江;王守仁的心学思想与南赣乡约的推行[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8 郭秋桂;;论南大吉的心学思想[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6期

9 周航;;浅析陈献章心学思想[J];黑龙江史志;2013年08期

10 刘兴邦;;论湛若水的心学思想[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蓝法典;德性的反击—论黄宗義心学思想的展开及反思[D];山东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苇;程颢心学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9年

2 洪银香;胡直心学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姚祎;马一浮心学思想述评[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黄巍魏;方学渐心学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5 钱丽佳;赵贞吉心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张恩华;王时槐心学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金文瑜;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6年

8 马虹;中国近代心学探析[D];黑龙江大学;2007年

9 王莹;书由心学,书假道传[D];河南大学;2017年

10 刘雪娇;陆九渊文艺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842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842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f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