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识变现与意识构造——基于《成唯识论》与胡塞尔现象学文献的比较研究
【文章目录】:
一、遍行心所与被动综合
1. 理性的动机引发。
2. 联想的动机引发。
二、触心所与动感的动机引发
三、唯识三性和现象学的三种态度
四、结语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军;;胡塞尔现象学的两种自然态度之悬搁[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王俊;;重建世界形而上学——作为胡塞尔现象学之根本动机的“生活世界”[J];浙江社会科学;2015年06期
3 陈群志;;胡塞尔现象学与唯识学之间的“差异性”问题——从“同构性”原则到“差异性”反思[J];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2018年01期
4 张廷国;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论及其意义[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5 张云涛,任贤兵;胡塞尔现象学视域下的批判哲学[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徐县中;;胡塞尔现象学方法及其对传统哲学方法的超越[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4期
7 任军;;胡塞尔现象学的自然主义批判及其启示[J];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8 杨春时;;胡塞尔现象学的非现象性与现象学的美学归宿[J];天津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9 陈士部;;马克思“感性理论”与胡塞尔现象学比较[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05期
10 葛勇义;;“客观性”问题及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案之比较——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胡塞尔现象学[J];创新;201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鑫;两种思想视域中的意识与对象问题[D];西北大学;2013年
2 余慧元;一种“纯粹”的经验如何可能?—胡塞尔现象学经验问题的扩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夏廷文;胡塞尔现象学对相对主义的批判研究[D];宁夏大学;2013年
2 戴旺;论胡塞尔现象学中的“变样”概念[D];厦门大学;2017年
3 汪洋;超越内外之分—反驳关于胡塞尔现象学的内在论与外在论解读[D];南京大学;2018年
4 徐县中;胡塞尔现象学方法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5 王洪臣;论胡塞尔现象学的“视域”概念[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益宁;“胡塞尔现象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849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84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