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南宋理学传播活动研究——以教育传播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0-11-20 20:58
   学术发展与学术传播密切相关,积极、有效的传播活动可以使学术点点星火终成燎原之势。创立于北宋中期,屡遭打击、压制的程朱理学在南宋时期的兴发,上升为官方统治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即是得益于其学派扎实的、卓有成效的学术传播活动,它促进了理学被官方、学术界接受和认可。理学派对于教育和师道的重视和提倡,其学派所进行的发自民间的教育传播活动在理学兴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功不可没,理学家开创的一些新的教育传播形式对后世影响深远。他们对于学术事业的执着追求,对于自身学术的坚定信仰和终生全力加以推广、历尽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是中国古代学人学术精神的精华,其优良品质值得我们今人认真加以总结和借鉴。 南宋理学传播与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南宋前期理学撼动新学的独尊地位,克服政治上的压力,开始在社会上传播自己的学术思想。南宋中期理学教育传播活动繁荣、发展,出现了朱熹、张杭、吕祖谦等学术大师,并形成了闽、浙、湖湘三个学术传播的中心,理学在社会上的影响日益扩大。南宋后期,理学得到统治者的认可,上升为官方统治思想,并在权力的笼罩下进行了更为广泛的传播。 教师是教育传播活动的主导者,在教育传播过程中,传什么?通过什么渠道?主要是由教师决定的,南宋理学教育传播的主导者可分为学术大儒、一般门人、无门派之见者三类,传播对象可分为求学的士子,为官的士大夫,及帝王君主。他们自身有不同的特点,在学术传播活动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南宋理学派传播学术的途径大大增多,书院与理学的结合为后世理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这种自由的,学术气氛很浓的教育机构是南宋理学家讲学传道的主要场所。而在其他教育场所进行的学术传播活动及书籍刻印、设祠祭祀等形式的采用,极大得丰富了理学家传播学术的手段,增强了学术传播的效果。 在传播学术的进程中南宋理学家逐渐廓清了理学思想的边界,强化了理学的主要学术宗旨,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道统论、格物论,《四书》治学论的宣讲,增强了理学的说服力和可认知性,并与其他门派划清了界限。 南宋理学教育传播活动体现出了形式多样性、内容系统性、排他性强等特点,对于南宋理学的延续、发展、各地学术的交流与融合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理学在南宋后期被确立为官方主导意识形态。
【学位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3
【中图分类】:B244
【文章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南宋理学传播诸阶段
    一、 南宋初年理学短暂的兴盛与“绍兴学禁”
    二、 孝宗、光宗朝理学教育传播的繁荣与宁宗朝“庆元党禁”
    三、 宁宗后期、理宗朝理学的传播与官方学术地位的确立
第二章 南宋理学教育传播的主导者和对象
    一、 理学教育传播的主导者
    二、 理学教育传播的对象
第三章 南宋理学教育传播的主要途径
    一、 利用书院讲学传播理学
    二、 向州县官学的渗透与传播
    三、 利用太学、经筵讲学、书院外的私学传播理学
    四、 利用编刊理学书籍和祭祀活动传播理学
    五、 书信交流与理学传播
第四章 南宋理学教育传播的主要信息
    一、 标榜孔孟以来的理学道统
    二、 宣扬以“天理”为中心的哲学思想体系
    三、 强调“四书”治经的主导作用
    四、 指明“格物致知”是认识天理的主要途径
第五章 南宋理学教育传播活动的特点及作用
    一、 南宋理学教育传播的特点
    二、 南宋理学教育传播的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中江;心理生理学在教育工作中的应用[J];心理科学;1993年01期

2 钟志贤;;语言在教育传播中的功能意义[J];外语电化教学;1990年01期

3 ;魏奇教授[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2期

4 马蕾,付强;民族民间舞蹈论析[J];琼州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5 温林妹;温彦卿;温雅;;拉斯韦尔“5W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6 楼广赤;注重教育媒体组合使用 提高教育传播实际效果[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7 王晓龙;略论宋代理学教育传播的特点[J];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8 王静;;南宋理学教化方法浅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张彩霞;;论对外汉语教育传播的战略思维[J];社会科学家;2010年12期

10 章伟民;;教育传播理论概述[J];外语电化教学;198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明欣;中国成人教育传播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沈岚霞;20世纪上半叶美国对华教育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闵泽平;南宋理学大家古文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张应华;全球化背景下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2年

5 张立新;美国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D];河北大学;2002年

6 张煜;王安石与佛教[D];复旦大学;2004年

7 王和君;胡宏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龙;南宋理学传播活动研究——以教育传播为中心[D];河北大学;2003年

2 罗希;试论汉语文化教育传播的方式方法[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绍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分析[D];清华大学;2004年

4 李赟;视觉文化对教育传播若干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玮;以学生为中心的和谐合作型学习环境的构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朱桂兰;当今中学武术教育传播要素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7 马晓玲;QQ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及其传播特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吴幼叶;戊戌变法时期温州的《利济学堂报》[D];西北大学;2008年

9 段雪茹;教育传播视野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淑堃;基于整合传播理论的教学设计及其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919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919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b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