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论维特根斯坦图像论思想

发布时间:2020-11-21 03:24
   图像论思想是维特根斯坦前期在《逻辑哲学论》中所重点阐述的思想,本论文以维特根斯坦的图像论为论述的重点,并通过认识他的哲学观深入认识图像论在他的哲学体系中所占的地位,由于维特根斯坦的许多表述都是格言式的,尤其是在《逻辑哲学论》中最为明显,所以对他的哲学观点的把握不能离开宏观的理解。到了后期他更多的关注了语言问题,如家族相似和语言游戏等的观点的提出,使他的研究方向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对于现象学以及语言学派都产生了影响。 本论文在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哲学观,概括了图像论在维特根斯坦哲学观中的地位。图像是对世界的简单概括,世界被定义为图像意味着对世界的认识要依赖图像,图像因此成为了认识世界的中介。而图像本身的确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通过图像就能够认识到世界的本质规律,从而可以得出世界是可知的结论,此外对于世界的认知也需要借助直观,让世界的本来状态呈现在眼前。无论是逻辑还是语言都需要图像作为载体,作为表达的对象而存在。 在维特根斯坦的图像论中,整个世界都被赋予了图像的性质,思想、命题和事实都具有图像的特点,并且它们的本质就是图像。逻辑也具有了图像的性质,逻辑本身也可以表现为图像,在把世界抽象为逻辑与单一的时空中,图像又还原了世界的多样与其丰富性,并将世界的本质蕴含在自身中。逻辑图像是逻辑的直观化表现形式,思想、命题和事实都可以通过图像去表现自身。图像论的提出使语言在哲学中的地位下降了,对于世界本质的认识不再限于语言,在对世界的直观中也可以把握世界的内在本质。 最后,文章总结了维特根斯坦的图像论在哲学史中的地位和影响。维特根斯坦对后来的语言学以及现象学都产生了影响,能够看到图像论对二者的启发与相同之处。
【学位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B561.59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图像论提出的原因
    1.1 图像论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1.2 逻辑图像论的两个直接理论渊源
    1.3 理念论—图像论的理论元点
    1.4 绝对精神—图像论的精神指向
2 图像论的内容
    2.1 图像式的世界观念
        2.1.1 思想的图像性质
        2.1.2 命题的图像性质
        2.1.3 事实的图像性质
    2.2 图像对语言的超越
        2.2.1 语言的结构
        2.2.2 语言的本质
        2.2.3 语言向图像的转化
    2.3 图像论的语言学意蕴
        2.3.1 命题—图像的语言表达方式
        2.3.2 世界的对象化
        2.3.3 回到日常语言—维特根斯坦图像论思想的归宿
3 图像论的意义
    3.1 图像论对语言哲学的影响
    3.2 图像论的形而上学旨趣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丽虹;;从“图像论”到“游戏说”——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从科学主义向人文主义的回归[J];语文学刊;2007年07期

2 李爱民;“意义即用法”:解读后期维特根斯坦的一条主线[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11期

3 刘龙根;维特根斯坦语义理论刍议[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5期

4 李红;对维特根斯坦“家族相似”概念的澄清[J];哲学研究;2004年03期

5 郭斌;;浅论《逻辑哲学论》对计算机哲学思想的贡献[J];老区建设;2008年14期

6 张庆熊;;维特根斯坦对“说明”和“理解”的重新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李政文;;论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对翻译的启示[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华紫武;;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述评[J];巢湖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J.阿然奎,贺翠香;笛卡儿和维特根斯坦论情感[J];世界哲学;1998年02期

10 崔林;冲突中的深化 神秘中的高明——解读维特根斯坦,兼论哲学的意义和方法[J];阴山学刊;200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燕杭;从形而上的道德理念到日常化的反思活动[D];浙江大学;2009年

2 郑霞;“没有新的语言就没有新的世界”—巴赫曼小说中的语言批判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批判哲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胡欣诣;维特根斯坦哲学中的“语法”概念[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楼巍;维特根斯坦《论确定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方刚;维特根斯坦之命题意义的确定性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王宇光;维特根斯坦和哥德尔定理[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明;在美学的转捩点上[D];复旦大学;2006年

8 殷杰;哲学对话的新平台[D];山西大学;2002年

9 李菁;海德格尔与维特根斯坦存在思想的一种尝试比较[D];浙江大学;2008年

10 赖成彬;维特根斯坦与奥斯汀的哲学治疗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慧;论维特根斯坦图像论思想[D];辽宁大学;2012年

2 谢萌;从“不可说”看维特根斯坦前后期意义观的演变[D];黑龙江大学;2011年

3 陈振;维特根斯坦的科学观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

4 蒋鑫;马克思、恩格斯语言观与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比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5 粟明俊;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新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新伟;贝克莱的反抽象理论与维特根斯坦的反本质主义[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7 潘玉锋;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与认知[D];西南大学;2011年

8 曹峰瑞;维特根斯坦后期心理学哲学中的概念分析[D];山西大学;2010年

9 吕明;维特根斯坦的求真之路及其启示[D];山西大学;2010年

10 章澹;维特根斯坦的概率理论和“无差别原理”[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924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924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a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