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乎制度正当性的马克思与罗尔斯正义观比较
发布时间:2020-12-02 14:35
正义论是西方传统政治理论的核心问题,它关乎西方文化传统的理性、自由、平等、解放、斗争等政治价值观的合理性和合法性。马克思作为对西方现代性反思的政治社会批判理论的代表者,其一生所追求的正是关于人类自由与解放的现实性的价值理想和制度的正当性。因此,马克思的正义观与传统西方理性主义的正义论既有实质的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在批判和吸收了西方的古典契约主义和近代功利主义的基础上,罗尔斯完成了符合时代特征的关于正义的新的契约主义理论。根据正义论所设计的社会政治制度,对西方的政治制度的完善,对维护人们的个人权利,对保证社会的稳定都具有实际的参考价值。因此,在和谐社会建设非常关注公平正义制度的保障的今天,通过与西方传统正义论的比较,特别是与西方正义论的集大成者罗尔斯的正义论的比较,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充分挖掘出马克思的正义观,实现对马克思正义观的正确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实现马克思正义观的当代性,从而对和谐社会建设中公平正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做出理论上的指导显得尤为迫切。
【文章来源】: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与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安排
1.3.1 论文研究方法
1.3.2 论文结构安排
1.4 本文主要观点和创新点
1.4.1 本文主要观点
1.4.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马克思时代正义理论的纷争与对峙
2.1 19 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发的关乎制度正义的合理性讨论
2.1.1 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正义论辩护
2.1.2 以三大空想社主义为代表的理想主义批判论
2.1.2.1 三大空想社主义的批判理论
2.1.2.2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2.2 正义关乎制度(权利)而非德性的马克思正义论
2.2.1 作为自由主义正义论基础与核心的“权利理论”
2.2.2 青年马克思的激进革命民主主义和自由主义倾向
2.2.3 成熟马克思对理性主义的拒斥与意识形态批判
2.2.3.1 马克思对理性主义的拒斥
2.2.3.2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
2.3 马克思对自由主义“权利理论”的批判与超越
2.3.1 马克思正义论“贡献原则”揭示自由主义权利论的虚伪性
2.3.2 马克思正义论“实践原则”揭示资本主义发展的辩证否定
2.3.2.1 马克思正义论的实践原则
2.3.2.2 实践原则如何揭示资本主义发展的辩证否定?
第三章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的正义价值取向及其正义观
3.1 对剥削与压迫的非正义批判是马克思正义观的指向
3.1.1 马克思正义观的批判性
3.1.2 劳动成果分配不公
3.1.3 资本主义私有制—不正义的根本
3.2 对人类自由与解放的追求是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核心
3.2.1 人的真正本质
3.2.2 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异化问题
3.2.3 对自由与解放的追求—消灭异化劳动
3.3 对现实人的社会实践阐述是马克思正义观的实现途径
3.3.1 社会实践—社会正义的实现途径
3.3.2 生产实践即劳动与社会正义实现的关系
3.3.3 马克思的革命正义观与社会正义实现的关系
第四章 马克思正义论面临的新问题与罗尔斯的正义论
4.1 时代发展与马克思正义论面临的新问题
4.2 罗尔斯正义论的基本原理
4.2.1 西方传统正义观与古典功利主义正义观
4.2.2 罗尔斯正义理念
4.3 罗尔斯正义论的核心:两个正义原则
4.3.1 两个正义原则的表述
4.3.2 正义原则的应用
4.3.3 正义原则的优先性问题
4.4 罗尔斯对正义论的证明
4.4.1 古典契约主义
4.4.2 近代功利主义及其错误
4.4.3 正义原则选择的程序性与科学性保证—原初状态与无知之幕
4.4.4 正义原则科学性的确保—反思平衡
第五章 正义关乎制度:马克思正义论与罗尔斯正义论的差别与交融
5.1 制度的正义性前提预设:从人性论转向人的现实社会实践
5.1.1 传统正义观的人性论
5.1.2 马克思正义观的实践性
5.1.3 罗尔斯正义观的人性论倾向
5.2 制度的正义性分析途径:从正义的批判转向追求实质正义的资本关系分析
5.2.1 马克思注重实质正义
5.2.2 马克思的实质正义的资本关系分析
5.3 制度的正义性诉求:从自由平等博爱的永恒正义转向自然历史的过程正义
5.3.1 西方的永恒正义
5.3.2 马克思的自然历史的过程正义
5.4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制度正义观的理论基础
5.4.1 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马克思正义观
5.4.2 具有唯心主义倾向的罗尔斯正义观
5.5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制度正义观的分析工具
5.5.1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正义观的分析工具
5.5.2 社会基本善是罗尔斯的正义观的分析工具
5.6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制度正义观的落脚点与归宿
5.6.1 马克思正义观的落脚点—科学社会主义
5.6.2 罗尔斯正义论的落脚点—一个组织良好的社会
第六章:正义观的现代性视角与和谐社会制度的正义性建构
6.1 时代的新变化与马克思正义观的当代性
6.2 坚持马克思正义观的基本立场和方法
6.2.1 发展经济是实现社会正义分配的物质基础
6.2.2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改革
6.2.3 关注社会公正和分配正义
6.3 关于和谐社会制度的正义性建构的几点思考
6.3.1 构建和谐社会公平正义方法论思考
6.3.2 借鉴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的思考
6.3.3 罗尔斯组织良好的社会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的启发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实践性[J]. 邓喜道.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06)
[2]马克思的公平正义观与社会主义实践[J]. 何建华. 浙江社会科学. 2007(06)
[3]马克思实践论思维方式的内在逻辑及意义[J]. 殷炳芳,高继宽. 东岳论丛. 2007(04)
[4]马克思主义正义观及其当代走向[J]. 倪勇.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04)
[5]凯恩斯和马克思对失业原因分析的比较[J]. 方福前. 教学与研究. 2007(06)
[6]论马克思的正义观[J]. 涂良川,胡海波. 兰州学刊. 2007(01)
[7]从劳动到实践——论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逻辑演进[J]. 毛自鹏. 科学社会主义. 2006(06)
[8]试论柏拉图正义观与马克思正义观的异同[J]. 宋爱娥. 法制与社会. 2006(21)
[9]市场、政府与经济增长——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评述[J]. 刘欣欣. 生产力研究. 2006(11)
[10]论马克思实践原则的存在论意义[J]. 陈立新. 学术研究. 2006(08)
本文编号:2895466
【文章来源】: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与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安排
1.3.1 论文研究方法
1.3.2 论文结构安排
1.4 本文主要观点和创新点
1.4.1 本文主要观点
1.4.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马克思时代正义理论的纷争与对峙
2.1 19 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发的关乎制度正义的合理性讨论
2.1.1 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正义论辩护
2.1.2 以三大空想社主义为代表的理想主义批判论
2.1.2.1 三大空想社主义的批判理论
2.1.2.2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2.2 正义关乎制度(权利)而非德性的马克思正义论
2.2.1 作为自由主义正义论基础与核心的“权利理论”
2.2.2 青年马克思的激进革命民主主义和自由主义倾向
2.2.3 成熟马克思对理性主义的拒斥与意识形态批判
2.2.3.1 马克思对理性主义的拒斥
2.2.3.2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
2.3 马克思对自由主义“权利理论”的批判与超越
2.3.1 马克思正义论“贡献原则”揭示自由主义权利论的虚伪性
2.3.2 马克思正义论“实践原则”揭示资本主义发展的辩证否定
2.3.2.1 马克思正义论的实践原则
2.3.2.2 实践原则如何揭示资本主义发展的辩证否定?
第三章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的正义价值取向及其正义观
3.1 对剥削与压迫的非正义批判是马克思正义观的指向
3.1.1 马克思正义观的批判性
3.1.2 劳动成果分配不公
3.1.3 资本主义私有制—不正义的根本
3.2 对人类自由与解放的追求是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核心
3.2.1 人的真正本质
3.2.2 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异化问题
3.2.3 对自由与解放的追求—消灭异化劳动
3.3 对现实人的社会实践阐述是马克思正义观的实现途径
3.3.1 社会实践—社会正义的实现途径
3.3.2 生产实践即劳动与社会正义实现的关系
3.3.3 马克思的革命正义观与社会正义实现的关系
第四章 马克思正义论面临的新问题与罗尔斯的正义论
4.1 时代发展与马克思正义论面临的新问题
4.2 罗尔斯正义论的基本原理
4.2.1 西方传统正义观与古典功利主义正义观
4.2.2 罗尔斯正义理念
4.3 罗尔斯正义论的核心:两个正义原则
4.3.1 两个正义原则的表述
4.3.2 正义原则的应用
4.3.3 正义原则的优先性问题
4.4 罗尔斯对正义论的证明
4.4.1 古典契约主义
4.4.2 近代功利主义及其错误
4.4.3 正义原则选择的程序性与科学性保证—原初状态与无知之幕
4.4.4 正义原则科学性的确保—反思平衡
第五章 正义关乎制度:马克思正义论与罗尔斯正义论的差别与交融
5.1 制度的正义性前提预设:从人性论转向人的现实社会实践
5.1.1 传统正义观的人性论
5.1.2 马克思正义观的实践性
5.1.3 罗尔斯正义观的人性论倾向
5.2 制度的正义性分析途径:从正义的批判转向追求实质正义的资本关系分析
5.2.1 马克思注重实质正义
5.2.2 马克思的实质正义的资本关系分析
5.3 制度的正义性诉求:从自由平等博爱的永恒正义转向自然历史的过程正义
5.3.1 西方的永恒正义
5.3.2 马克思的自然历史的过程正义
5.4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制度正义观的理论基础
5.4.1 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马克思正义观
5.4.2 具有唯心主义倾向的罗尔斯正义观
5.5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制度正义观的分析工具
5.5.1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正义观的分析工具
5.5.2 社会基本善是罗尔斯的正义观的分析工具
5.6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制度正义观的落脚点与归宿
5.6.1 马克思正义观的落脚点—科学社会主义
5.6.2 罗尔斯正义论的落脚点—一个组织良好的社会
第六章:正义观的现代性视角与和谐社会制度的正义性建构
6.1 时代的新变化与马克思正义观的当代性
6.2 坚持马克思正义观的基本立场和方法
6.2.1 发展经济是实现社会正义分配的物质基础
6.2.2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改革
6.2.3 关注社会公正和分配正义
6.3 关于和谐社会制度的正义性建构的几点思考
6.3.1 构建和谐社会公平正义方法论思考
6.3.2 借鉴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的思考
6.3.3 罗尔斯组织良好的社会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的启发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实践性[J]. 邓喜道.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06)
[2]马克思的公平正义观与社会主义实践[J]. 何建华. 浙江社会科学. 2007(06)
[3]马克思实践论思维方式的内在逻辑及意义[J]. 殷炳芳,高继宽. 东岳论丛. 2007(04)
[4]马克思主义正义观及其当代走向[J]. 倪勇.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04)
[5]凯恩斯和马克思对失业原因分析的比较[J]. 方福前. 教学与研究. 2007(06)
[6]论马克思的正义观[J]. 涂良川,胡海波. 兰州学刊. 2007(01)
[7]从劳动到实践——论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逻辑演进[J]. 毛自鹏. 科学社会主义. 2006(06)
[8]试论柏拉图正义观与马克思正义观的异同[J]. 宋爱娥. 法制与社会. 2006(21)
[9]市场、政府与经济增长——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评述[J]. 刘欣欣. 生产力研究. 2006(11)
[10]论马克思实践原则的存在论意义[J]. 陈立新. 学术研究. 2006(08)
本文编号:28954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95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