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梁漱溟“内圣外王”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5 07:13
  梁漱溟先生是现代新儒学的开启者,纵贯其一生,不论是学术思想还是社会实践,皆不出儒家“内圣外王”这一模式。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为主要研究方法,从道德观、教育观和乡村建设运动三个方面对梁漱溟“内圣外王”思想进行全面的梳理与深入的剖析,并且挖掘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道德观是梁漱溟“内圣外王”思想的基础。在道德观上,梁漱溟致力于重建儒家道德主义传统,解决现代性危机,为人们找回安身立命之所。在新儒学心性论上,他主张人性本善,指出了个体至善与社会至善的途径:只有生命灵通,个体才能向善;只有复兴礼乐,建设伦理本位的社会,才能使社会至善。在对道德的界定上,他突破了一般人把道德视为枯燥、拘谨、远离生活的看法,而是认为“道德是生命的和谐,是人生的艺术”;在道德与宗教的关系上,他认为道德虽无宗教之体却有宗教之用,因此提出了在中国社会“以道德代宗教”的构想。在道德层次上,他作出了“道德之俗”与“道德之真”的划分,认为一时一地的道德是“道德之俗”,本乎内心自觉自律而行事的道德才是“道德之真”,这是道德自由的最高境界。在道德修养问题上,他认为儒家之学是修养之学,道德修养是从自然人到道德人的必由之路,... 

【文章来源】: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2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内圣外王":儒学的精神实质
        1.1.1 "内圣外王"的历史演变
        1.1.2 "内圣外王"的内涵
    1.2 梁漱溟"内圣外王"之学
    1.3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2 梁漱溟:现代新儒学的开启者
    2.1 现代新儒学概述
        2.1.1 现代新儒学的产生
        2.1.2 现代新儒学的思想特色
    2.2 梁漱溟现代新儒学的思想特色
        2.2.1 文化民族主义的立场
        2.2.2 批判科学主义
        2.2.3 谋求儒学的现代化
    2.3 梁漱溟现代新儒学的思想渊源
        2.3.1 阳明心学
        2.3.2 泰州学派
        2.3.3 柏格森哲学
    2.4 梁漱溟现代新儒学思想简评
    2.5 本章小结
3 梁漱溟的道德观("内圣外王"的基础)
    3.1 梁漱溟现代新儒学心性论
        3.1.1 梁漱溟诠释"人心"与"人生"
        3.1.2 人性本善
        3.1.3 人性向善的关键:生命自觉
    3.2 梁漱溟道德观的核心内容
        3.2.1 梁漱溟诠释道德
        3.2.2 尚情无我的道德义务观
        3.2.3 道德之俗与道德之真
    3.3 梁漱溟的"以道德代宗教"构想
        3.3.1 梁漱溟诠释宗教
        3.3.2 以道德代宗教
        3.3.3 儒学与宗教:后起新儒家的继续思考
    3.4 梁漱溟的道德修养论
        3.4.1 儒家之学是修养之学
        3.4.2 修养之学是功夫之学
        3.4.3 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
        3.4.4 道德修养的现代价值
    3.5 本章小结
4 梁漱溟的教育观("内圣外王"的路径)
    4.1 东西教育之比较
        4.1.1 西洋人注重知识教育,中国人注重情志教育
        4.1.2 情志教育的主要内容
        4.1.3 对梁漱溟东西教育观之评析
    4.2 对当时新式教育之批评
        4.2.1 新式教育不合于教育的道理
        4.2.2 新式教育不合于人生的道理
        4.2.3 理性的声音:梁漱溟对新式教育的反思
    4.3 乡村教育之尝试
        4.3.1 乡村教育之目的:培养新民众,建设新乡村
        4.3.2 乡村教育之方式:以社会教育为主
        4.3.3 乡村教育之内容:以人生教育为先
    4.4 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
        4.4.1 教育现代化是乡村现代化的关键
        4.4.2 教育现代化要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4.5 本章小结
5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内圣外王"的实践)
    5.1 乡村建设的意义:"创造新文化,救活旧农村"
    5.2 乡村建设的依据:"伦理本位,职业分立"的社会结构
        5.2.1 伦理本位
        5.2.2 职业分立
        5.2.3 对"伦理本位、职业分立"之评析
    5.3 乡村建设的进路:从理性求组织
        5.3.1 从理性求组织——村学乡学
        5.3.2 村学乡学的基础:传统乡约的现代改造
        5.3.3 村学乡学的结构与职能
        5.3.4 "从理性求组织"何以可能?
    5.4 乡村社会的维系:以礼俗代法律
        5.4.1 以礼俗代法律
        5.4.2 对"以礼俗代法律"之思考
    5.5 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之评析
        5.5.1 农村现代化的探索——毛泽东与梁漱溟的比较
        5.5.2 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的特征
    5.6 本章小结
6 结语:梁漱溟"内圣外王"思想特色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6.1 梁漱溟"内圣外王"思想特色
    6.2 梁漱溟"内圣外王"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启示
        6.2.1 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德性生命的启示
        6.2.2 对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的启示
        6.2.3 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启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28990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990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5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