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吉”、“凶”两断辞看《周易》的价值取向
发布时间:2020-12-07 12:06
《周易》源于占筮,而成于编纂,所以解读《周易》必须兼顾“占筮”和“编纂”两个因素。在卦爻辞中,断辞是《周易》源于占筮的重要表征,同时也是明确表达《周易》价值取向的词语。在所有的断辞中,“吉”、“凶”两个断辞最具代表性。文章梳理了分别含有“吉”和“凶”的卦爻辞,然后又对同时含有“吉”、“凶”两断辞的卦爻辞进行了分析,从中解读由这两种价值判断所表述的价值取向。通过这个梳理与分析的过程,可以看出《周易》以价值取向作为手段,以德性修养作为内在保障,来指导人们改善行为,进而获得最终的幸福。以两个断辞入手考察《周易》的价值取向,在方法论上尊重了其成书的历史,强调了其作为占筮之书在中国哲学史中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表述上展现了《周易》卦爻辞的价值取向是作为原始资源存在于后世的思想发展中。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吉
(一) 尊天道
1、"自天祐":在行为上得到"天"的庇佑
2、"顺乎天":顺应和尊重自然规律
(二) 重人谋
1、"往有功":用人的主观谋划行为来实现幸福
2、"位正当":人的行为要符合其社会角色的要求
3、"非礼弗履":以合理的社会法则来规范人的行为
4、"振民育德":以德性修养作为合理行为的内在性保障
二、凶
(一) 悖天道
1、"天命不祐":在行为上不能够得到"天"的支持
2、"惊远而惧迩":在自然规律面前不敢作为
(二) 谋不当
1、"入于幽谷":在险难面前的不作为
2、"行未牵":行为未能把握一定的"度"
3、"位不当":行为不符合社会角色的要求
4、"其志乱也":人未能修其当修之德性
三、吉凶并有
(一) 吉凶对立
1、"爱恶相攻而吉凶生":从吉凶的价值判断到《周易》指导行为的价值取向
2、"问焉而以言":从断辞所表现的价值取向指导人行为
(二) 唯变所适
1、"君子以自强不息":以不断前进的谋划行为来实现人的幸福
2、"日新其德":以不断进步的德性来达到人生的幸福
四、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周易》与类比推理[J]. 周山. 周易研究. 2007(06)
[2]从卦爻辞的内容看其性质[J]. 刘保贞. 周易研究. 2006(04)
[3]《周易》断辞所蕴含的思想[J]. 马新钦,白海溶. 管子学刊. 2006(02)
[4]帛书《要》篇考释[J]. 郭沂. 周易研究. 2004(04)
[5]《周易》诠释若干问题思考[J]. 周山.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4)
[6]《易经》与儒家思想之渊源[J]. 孙熙国. 周易研究. 2003(03)
[7]《周易》古经与墨家思想[J]. 孙熙国. 周易研究. 2001(04)
[8]卫理贤(R.Wilhelm)德译《易经》“吉凶”概念之探讨[J]. 邬昆如. 周易研究. 2000(02)
[9]《易经》占断之辞献识[J]. 胡祥云.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1)
[10]《易经》对儒道两系的影响[J]. 陈炎. 中国文化研究. 1995(03)
硕士论文
[1]论《周易》的理想人格[D]. 辛亚民.西北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03217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吉
(一) 尊天道
1、"自天祐":在行为上得到"天"的庇佑
2、"顺乎天":顺应和尊重自然规律
(二) 重人谋
1、"往有功":用人的主观谋划行为来实现幸福
2、"位正当":人的行为要符合其社会角色的要求
3、"非礼弗履":以合理的社会法则来规范人的行为
4、"振民育德":以德性修养作为合理行为的内在性保障
二、凶
(一) 悖天道
1、"天命不祐":在行为上不能够得到"天"的支持
2、"惊远而惧迩":在自然规律面前不敢作为
(二) 谋不当
1、"入于幽谷":在险难面前的不作为
2、"行未牵":行为未能把握一定的"度"
3、"位不当":行为不符合社会角色的要求
4、"其志乱也":人未能修其当修之德性
三、吉凶并有
(一) 吉凶对立
1、"爱恶相攻而吉凶生":从吉凶的价值判断到《周易》指导行为的价值取向
2、"问焉而以言":从断辞所表现的价值取向指导人行为
(二) 唯变所适
1、"君子以自强不息":以不断前进的谋划行为来实现人的幸福
2、"日新其德":以不断进步的德性来达到人生的幸福
四、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周易》与类比推理[J]. 周山. 周易研究. 2007(06)
[2]从卦爻辞的内容看其性质[J]. 刘保贞. 周易研究. 2006(04)
[3]《周易》断辞所蕴含的思想[J]. 马新钦,白海溶. 管子学刊. 2006(02)
[4]帛书《要》篇考释[J]. 郭沂. 周易研究. 2004(04)
[5]《周易》诠释若干问题思考[J]. 周山.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4)
[6]《易经》与儒家思想之渊源[J]. 孙熙国. 周易研究. 2003(03)
[7]《周易》古经与墨家思想[J]. 孙熙国. 周易研究. 2001(04)
[8]卫理贤(R.Wilhelm)德译《易经》“吉凶”概念之探讨[J]. 邬昆如. 周易研究. 2000(02)
[9]《易经》占断之辞献识[J]. 胡祥云.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1)
[10]《易经》对儒道两系的影响[J]. 陈炎. 中国文化研究. 1995(03)
硕士论文
[1]论《周易》的理想人格[D]. 辛亚民.西北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032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903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