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孔子与老子天人观思想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8 03:41
  天人观是中国哲学思想史上一个重要问题。早在先秦时期,一些杰出的思想家就开始尝试通过建立某种天人对应关系来解决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中所普遍存在的许多基本问题。开启儒、道两家理论渊薮的孔子和老子,作为探讨天人问题的先行者,无疑是先秦诸子中之最具代表者。迄今为止,尽管学术界对二者天人观思想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对其本质及价值的探讨仍存在较大的分歧和争论。因此,笔者认为对孔子和老子天人观思想有进一步探析、阐释的必要。文章正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本文的导入部分,首先述说天人观问题的选题意义和研究现状;然后结合以往研究成果中的一些不足之处,确立本文的写作原则、写作目的、研究方法,并简要介绍论文的结构。第二章是对孔子与老子以前的天人观思想渊源的论述。本章的前两节将分别阐述殷周时期神学化和自然化天人观的产生原因、发展过程及思想局限。第三节第一个层次将分析殷周以来两种天人观渊源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相互关系;第二个层次将详论它们的交互作用对孔子和老子天人观思想的影响。第三章是对孔子与老子的“天”、“人”范畴的比较研究。本章的前两节将分别对二者的“天”及“天道”、“人”及“人道”进行比较,说明他们“天”...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写作原则与目的
第二章 孔子与老子以前的天人观思想渊源
    第一节 殷周时期的神学化天人观
    第二节 殷周时期的自然化天人观
    第三节 两种天人观思想渊源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
第三章 孔子与老子天人范畴之比较
    第一节 孔子与老子之“天”
    第二节 孔子与老子之“人”
    第三节 孔子与老子天、人范畴所据之本体
第四章 孔子与老子天人观本质之比较
    第一节 孔子与老子之天的天道规律及内在涵义
    第二节 孔子与老子之人在天道规律下的主体性地位
    第三节 孔子与老子的天人关系模式
第五章 孔子与老子天人观价值之比较
    第一节 孔子与老子天人观价值的直接体现——人性论
    第二节 孔子与老子天人观价值的终极体现——道德学说
    第三节 孔子与老子不同天人观视野下的两种人生追求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道家与儒家“天人合一”自然观的形成与演变[J]. 王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2]略论儒道两家“天人合一”观的异同[J]. 蔡安延,赵华.  法制与社会. 2006(21)
[3]先秦儒家天人观发展述论[J]. 许淑杰,林红侠.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5)
[4]孔子天人观刍议[J]. 许淑杰.  船山学刊. 2006(03)
[5]儒家天人观的演变历程初探[J]. 贾毅平.  湖北社会科学. 2006(07)
[6]先秦中华天人关系的五种形态[J]. 薛富兴.  贵州社会科学. 2006(01)
[7]论儒家“天人合一”的伦理思想[J]. 杨秀军,贺志敏.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03)
[8]儒家和道家的本体论[J]. 成中英,郭桥.  人文杂志. 2004(06)
[9]从“天人合一”观的不同解读看中国古代哲学的特质[J]. 张俊峰.  兰州学刊. 2004(02)
[10]从竹简《穷达以时》说到孔子“知天命”[J]. 梁涛.  中华文化论坛. 2003(04)



本文编号:29232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9232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0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