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典诠释学的转型与重建
发布时间:2020-12-20 23:25
儒家经典与华夏文明的起源发展、"家国一体"的社会形态、"礼有别异"的宗法信条有着天然紧密的联系,故后世对其"诠释",往往凝聚了诸多阐述血统关系和天然义务的共识性信息。五四以降,经学作为传统文化的重头戏,自然成了晚清、五四两代学人重点关注的对象。如果从阐释学的角度来看,有的是站在政治改制立场上的"强制阐释",有的则是站在全盘西化立场上的"强制阐释"。这些阐释虽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受时代所限,并未能对价值传统重建这一严肃而迫切的问题,给予最直接、有效的回答。2017年,张江教授提出"公共阐释论",循名责实,"公共阐释"的重心在于"公共",这就需要阐释者做出以历史前提为基点、以文本本身为对象、以公共理性生产有边界约束且可公度的有效阐释。
【文章来源】: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01期 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问题”的多维透视[J]. 曾军. 文艺争鸣. 2019(06)
[2]西方理论的中国问题——以学术范式、方法、批评实践为切入点[J]. 刘康.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3]关于公共阐释的对话[J]. 张江,哈贝马斯. 学术月刊. 2018(05)
[4]公共阐释与人文社科话语体系建构[J]. 韩振江. 求索. 2018(03)
[5]晚清的经学革命——以康有为《春秋》学为例[J]. 陈壁生. 哲学动态. 2017(12)
[6]“阐”“诠”辨——阐释的公共性讨论之一[J]. 张江. 哲学研究. 2017(12)
[7]作为儒家经典诠释学的东亚儒学[J]. 傅永军.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2017(04)
[8]“强制阐释论”系列研究的理论建构意义——兼就几个问题做进一步商讨[J]. 谭好哲. 文艺争鸣. 2017(11)
[9]公共阐释论纲[J]. 张江. 学术研究. 2017(06)
[10]超越“经学”“国学”的“古典学”新境[J]. 杨天奇.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2)
本文编号:2928753
【文章来源】: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01期 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问题”的多维透视[J]. 曾军. 文艺争鸣. 2019(06)
[2]西方理论的中国问题——以学术范式、方法、批评实践为切入点[J]. 刘康.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3]关于公共阐释的对话[J]. 张江,哈贝马斯. 学术月刊. 2018(05)
[4]公共阐释与人文社科话语体系建构[J]. 韩振江. 求索. 2018(03)
[5]晚清的经学革命——以康有为《春秋》学为例[J]. 陈壁生. 哲学动态. 2017(12)
[6]“阐”“诠”辨——阐释的公共性讨论之一[J]. 张江. 哲学研究. 2017(12)
[7]作为儒家经典诠释学的东亚儒学[J]. 傅永军.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2017(04)
[8]“强制阐释论”系列研究的理论建构意义——兼就几个问题做进一步商讨[J]. 谭好哲. 文艺争鸣. 2017(11)
[9]公共阐释论纲[J]. 张江. 学术研究. 2017(06)
[10]超越“经学”“国学”的“古典学”新境[J]. 杨天奇.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2)
本文编号:29287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928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