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与虚 ——天人关系视角下的早期儒家心性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3 01:52
儒家心性论的发生依托于天人关系的变化。始于西周的天命下落过程为心性论的发生构建了道德人文精神自觉的背景,而“天命”这一概念的关注点也才从集体本位的王朝延续转向个体本位的个人安身立命。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孔子甚至以个人的、平民的身份与天进行沟通。天作为超自然鬼神的意义渐渐式微,取而代之的是作为孔子所开创的形而上的道德人文世界的超越载体这一意义——即“道”的载体。而到了孟、荀时代,儒家心性论才得到了真正的发端与发展。孟、荀的天命观存在着极大的反差:孟子继承了《尚书》中“敬天保民”的思想,认为“天”是最高秩序的决策者与执行者。不仅如此,孟子提出“尽心”“知性”“知天”,更是为儒家的内向超越开示出基本的超越步骤,天人沟通则完全在于一己之心,不需假借外物。如此一来,天与人的距离因此便彻底消失了。与之相扞格,荀子认为天不过是自然界中的普通物质,可以为人“用之”“制之”,因而提出了“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这是天命不断下落后人文精神彻底落实的结果。而孟、荀天命观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他们对“天就之性”的判断。孟子敬天畏天命的天命观决定他对天赋之性的肯定,荀子“不慕天”的天命观决定了他对天赋之性的...
【文章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创新意义
第二节 学界研究现状
第一章 天命的个体落实与心性之盈虚
第一节 西周天命的转向与道德人文精神的自觉
一、西周天命观的个体本位转向
二、孔子与道德人文精神的自觉
第二节 早期儒家心性论中的盈虚问题
一、人文精神自觉背景下心性论的建构与重建
二、“盈”与“虚”:心性论中两股内在张力
第二章 上学下达:“盈”“虚”的互为里表
第一节 “尽心”与“性善”:以“盈”为体的孟子心性论
一、孟子的天命观与“性善”理论
二、孟子的“尽心”思想与“上学”之媒介
第二节 “虚心”与“性恶”:以“虚”为用的荀子心性论
一、荀子的天人观与“性恶”理论
二、荀子的“虚心”思想与“下达”方法论
第三节 “可以”与“能”:“盈”“虚”的互为里表
一、“可以”:以“虚”为途径
二、“能”:以“盈”为前提
第三章 天人合一理想下“盈”“虚”的互化与嬗变
第一节 内向超越与“盈”“虚”的互化
一、心诚则灵:内向超越的基本范式
二、以超越为目的的“盈”“虚”转化
第二节 “盈”“虚”消长与儒家心性论的流变
一、儒家天人关系的流变及先秦文献中的“诚”“敬”概念
二、宋明理学中的“诚”“敬”范畴及其与“盈”“虚”的对应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2932845
【文章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创新意义
第二节 学界研究现状
第一章 天命的个体落实与心性之盈虚
第一节 西周天命的转向与道德人文精神的自觉
一、西周天命观的个体本位转向
二、孔子与道德人文精神的自觉
第二节 早期儒家心性论中的盈虚问题
一、人文精神自觉背景下心性论的建构与重建
二、“盈”与“虚”:心性论中两股内在张力
第二章 上学下达:“盈”“虚”的互为里表
第一节 “尽心”与“性善”:以“盈”为体的孟子心性论
一、孟子的天命观与“性善”理论
二、孟子的“尽心”思想与“上学”之媒介
第二节 “虚心”与“性恶”:以“虚”为用的荀子心性论
一、荀子的天人观与“性恶”理论
二、荀子的“虚心”思想与“下达”方法论
第三节 “可以”与“能”:“盈”“虚”的互为里表
一、“可以”:以“虚”为途径
二、“能”:以“盈”为前提
第三章 天人合一理想下“盈”“虚”的互化与嬗变
第一节 内向超越与“盈”“虚”的互化
一、心诚则灵:内向超越的基本范式
二、以超越为目的的“盈”“虚”转化
第二节 “盈”“虚”消长与儒家心性论的流变
一、儒家天人关系的流变及先秦文献中的“诚”“敬”概念
二、宋明理学中的“诚”“敬”范畴及其与“盈”“虚”的对应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29328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932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