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的产权思想 ——以阶级人假设为前提,以劳动者产权为核心

发布时间:2020-12-23 11:18
  本文的任务是弄清楚马克思的产权思想“实际上是怎样的”。这就要求攻读原文原著,弄清原旨原义,做到原汁原味,以“复原”出一个真实的马克思产权思想。1.主要内容本文共分7章:第1章“阶级人假设”。“阶级人假设”是马克思产权思想的前提性假设,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文中分析了经济人的提出所经历的三个阶段,并提出应该分别从人的自利程度、理性程度和经济偏好程度三个维度来完整理解经济人概念的观点。在马克思的阶级人假设分析中,则完全按照马克思从一般到特殊、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逻辑,分别从“哲学层面: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到“经济层面:人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再到“资本主义经济层面:阶级人”三个层次进行了论述,为后面的具体研究奠定了方法论基础。第2章“阶级分析方法”。从方法论角度看,阶级人假设和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经济学中最具产权特色的方法。可以把阶级关系看作是产权关系中的一种特例。工人与资本家的关系,就是阶级权利之间的博弈。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阶级行为的外部性十分明显,但却无法“内部化”,科斯定理无能为力。阶级人经济行为,最具特色和最有意义的是阶级人对阶级整体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以及在阶级利益博弈中工人阶级从生产... 

【文章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1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理论背景和研究目的
        0.1.1 理论背景
        0.1.2 研究目的
    0.2 文献回顾和简要评述
        0.2.1 马克思产权思想研究现状
        0.2.2 马克思产权思想的“存在性”问题
        0.2.3 关于产权基本问题
        0.2.4 交易费用问题的研究
        0.2.5 关于要素产权问题
        0.2.6 简要评论
    0.3 内容安排和创新之处
        0.3.1 内容安排
        0.3.2 创新之处
1. 阶级人假设
    1.1 经济理论与人性假设
        1.1.1 基本假设和技术性假设
        1.1.2 人性假设是一种“思想实验”
        1.1.3 人性假设的理论意义
    1.2 西方的人性假设:经济人
        1.2.1 “经济人”是个假设性命题
        1.2.2 “经济人”的三维含义
        1.2.3 “经济人”假设的发展
    1.3 马克思的人性假设:阶级人
        1.3.1 哲学层面: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1.3.2 经济层面:“经济范畴的人格化”
        1.3.3 阶级社会的经济层面:“阶级人”假设
    1.4 本章小结
2. 阶级分析方法
    2.1 阶级人假设与阶级分析方法
        2.1.1 阶级人假设与马克思研究方法的一致
        2.1.2 阶级人假设是阶级分析方法的基础
        2.1.3 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最具产权特色的方法
    2.2 阶级人行为
        2.2.1 追求阶级整体利益最大化
        2.2.2 阶级利益博弈:从生产行为来解决分配问题
    2.3 阶级分析方法
        2.3.1 阶级分析方法的经典形式
        2.3.2 阶级问题的现代变化和思考
    2.4 本章小结
3. 产权一般
    3.1 产权内涵:批判“形而上学或法学的幻想”
        3.1.1 产权问题的提出:马克思与西方不同的视角和使命
        3.1.2 “权能结构”与“权利束”——产权的内容
        3.1.3 生产关系的法律表现——产权的本质
    3.2 产权演进: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3.2.1 原始公有产权起源:唯物史观原理“失灵”?
        3.2.2 产权演进模型:“基本矛盾推动说”
        3.2.3 “经济力界定产权论”
    3.3 流通费用、交际费用和交易费用
        3.3.1 生产和非生产:两种费用的划分
        3.3.2 马克思的交易费用意识
        3.3.3 比较:流通费用和交易费用
    3.4 本章小结
4. 资本产权
    4.1 人的产权和物的产权
        4.1.1 人和物:社会生产的两个要素
        4.1.2 人的产权和物的产权
        4.1.3 产权与人权
    4.2 “商品所有权规律向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转变”
        4.2.1 从物的产权到资本产权
        4.2.2 资本产权和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占有制
        4.2.3 资本原始积累:资本“初始产权”形成
        4.2.4 资本正常积累:资本产权的自行强化
    4.3 “资本是一种社会权力”
        4.3.1 协作力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资本的剩余控制权
        4.3.2 增殖是资本的内在职能——资本的剩余索取权
    4.4 本章小结
5. 劳动产权
    5.1 劳动力和劳动产权
        5.1.1 劳动力:“能动的生产要素”
        5.1.2 劳动产权的内容
        5.1.3 劳动产权的历史形式
    5.2 资本主义雇佣劳动产权
        5.2.1 雇工所“有权要求的”只是“劳动力的价值”
        5.2.2 劳动对资本的“形式隶属”和“实际隶属”
        5.2.3 工作日决定上的二律背反:“马克思定理”
    5.3 “权利不能超出社会经济结构”
        5.3.1 劳动力产权的统一和分离
        5.3.2 劳动产权与资本产权对立的历史性质
    5.4 本章小结
6. 土地产权
    6.1 土地产权的性质和权能
        6.1.1 “土地物质”、土地资本和土地产权
        6.1.2 土地产权权能的统一和分离
        6.1.3 土地的法律所有权与经济所有权
    6.2 资本主义土地产权
        6.2.1 资本主义土地的“两权分离”
        6.2.2 “地租来自社会,而不是来自土壤”——土地产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
        6.2.3 马克思的土地国有化思想
    6.3 马克思与“新制度”:土地产权理论比较
        6.3.1 新制度经济学土地产权理论
        6.3.2 马克思与新制度经济学土地产权理论比较
    6.4 本章小结
7. 阶级、产权与社会和谐
    7.1 阶级、阶层与和谐
        7.1.1 阶级、阶层、利益集团
        7.1.2 和而不同:和谐的实质
    7.2 和谐社会的产权基础
        7.2.1 产权正义:财产权的保护和限制
        7.2.2 财产权:和谐社会的微观基础
        7.2.3 劳动产权和弱势群体:维护好社会和谐的“安全阀”
    7.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京津冀都市圈管治问题探讨[J]. 武建奇,母爱英.  经济与管理. 2007(06)
[2]效率与正义:一场经济学与法学的对话[J]. 汪丁丁,林来梵,叶航.  学术月刊. 2006(03)
[3]政治经济学的学科界定与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发展[J]. 武建奇,王丹.  河北学刊. 2005(06)
[4]生产率、经济增长和价值总量的关系——基于劳动价值论的一个解释[J]. 武建奇.  中国经济问题. 2005(06)
[5]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些问题[J]. 刘国光.  经济研究. 2005(10)
[6]基于马克思主义观点的企业理论评析[J]. 郝臣.  经济学家. 2005(03)
[7]马克思分工理论: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种范式[J]. 乔榛.  经济学家. 2005(03)
[8]《资本论》中生产、交易及其费用相关思想初探[J]. 刘灿,武建奇.  当代经济研究. 2005(01)
[9]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J]. 刘桂芝.  当代经济研究. 2004(11)
[10]马克思对生产劳动概念的三次扩展及其启示[J]. 武建奇,张润锋.  经济学家. 2004(05)



本文编号:29336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9336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c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