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与儒家六艺经典化 ——出土文献视野下荀子与儒家经典生成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4 10:14
荀子在对儒家六艺的传授中,一方面完成了儒家思想的学术传承;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儒家六艺的经典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的发现说明孔子在“述而不作”的前提下,对《诗》的理论也做了思考与闸述。荀子诗论在《孔子诗论》基础上显示出更加成熟的理论性特点,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儒家《诗》的经典化建设。《尚书》出土文献为我们展示了《书》的经典化早期历程。荀子在继承儒家《书》的经典化建设成果基础上,对孔子论《书》言论进行了发展与完善,从而促进了儒家《书》的经典化。出土文献提供了荀子礼学思想在孔子之外的又一个重要来源,即七十子的礼学思想。荀子的礼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综合了七十子对孔子《礼》的经典化建设成果,又从理论建设方面,进一步推进了儒家《礼》的经典化步伐。《乐》类出土文献为我们勾勒出儒家《乐》的经典化路线:孔子将乐与教合,对《乐》之经典化做了第一步推进;七十子将乐与道合,对儒家乐教思想做了理论化提升,对《乐》之经典化做了第二步推进;荀子将乐与术合,使乐与现实的社会需求接轨,对《乐》之经典化做了最后一步的推进。《易》类出土文献证明《易》的经典化应该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基本完成。荀子通过对孔子易学思想的...
【文章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16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荀子对儒家经典传承的贡献及其历史命运的悖反
一、 荀子对儒家六艺经典化的贡献及其历史命运的双重性
(一) 荀子对儒家六艺经典化的贡献
(二) "尊荀——抑荀":荀子历史命运的双重遭遇
二、苟子思想被"实质继承和心理抗拒"的近现代命运之反思
(一) "尊荀——抑荀"模式的延续及其转换
(二) 西方学术思维下荀子思想研究模式的形成
三、当前推进苟子思想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 荀子思想研究模式的反思与重构
(二) 荀子思想研究的返本与开新
四、出土文献视野下荀子与儒家六艺经典化研究的意义
(一) 荀子对儒家六艺经典化的推进
(二) 出土文献对荀子与儒家六艺经典化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 荀子与儒家《诗》的经典化
第一节 出土文献与先秦《诗》学的早期形态
一、 学术史上对《诗》的经典化研究及其问题
(一) 从礼仪化到经典化:先秦诗学经典化的早期历程
(二) 学术史上对先秦诗学问题留下的思考空间
二、 出土文献对儒家诗学研究的可能影响
(一) 《诗经》出土文献的发现及其使用限度
(二) 《诗经》出土文献的学术价值及其研究的理论前沿
三、 出土文献与先秦《诗》学早期形态的新思考
(一) 出土文献与"先秦诗无定本"问题
(二) 孔子删诗问题的新思考
(三) 先秦《诗》学的早期发展特点
第二节 出土文献视野下的荀子与儒家《诗》的经典化
一、荀子在儒家诗学史上双重评价之学术思想史考察
(一) 对荀子诗学成就持肯定一派的观点
(二) 对荀子诗学成就持否定一派的观点
(三) 荀子在儒家诗学史上双重评价之现代思考
二、 二重证据视野下的荀子与儒家《诗》的经典化
(一) 简帛引诗与孔子后学对《诗》的经典化进程的推进
(二) 简帛论《诗》与苟子对儒家《诗》的经典化集成与发展
第二章 荀子与儒家《书》的经典化
第一节 儒家《书》‘经典化的历史考察
一、 儒家《书》的经典化研究聚焦
(一) 《书》今古文之争及其对《书》经典化研究的影响
(二) 孔子删《书》问题对《书》经典化研究的影响
二、《书》出土文献与儒家《书》学经典化新证
(一) 《书》出土文献概要及其学术思想史意义
(二) 出土文献与《书》今古文之争的再思考
(三) 简帛所见《书》句与书的经典化规律补证
第二节 荀子与儒家《书》的经典化
一、《书》出土文献与孔子、荀子引《书》、论《书》比较
(一) 孔子与《书》的经典化早期形态
(二) 出土文献与《书》的经典化之中间环节
(三) 荀子引《书》及其学术史渊源
二、 荀子对儒家《书》的经典化之推进
(一) 荀子对儒家《书》学的理论建设
(二) "隆礼义而杀《诗》、《书》"与《书》学理论的经典定位
第三章 荀子与儒家《礼》的经典化
第一节 出土文献与儒家《礼》的经典化历程新探
一、 儒家礼学经典文本变迁的学术思想史意义
(一) 三礼的成书与儒家礼经演变的早期规律
(二) 从礼仪教材到经学著作:儒家《礼》的经典化路线
二、 出土文献与儒家《礼》的经典化研究新进展
(一) 武威汉简《仪礼》与儒家《礼》的早期传承问题
(二) 金文资料与《周礼》研究的新进展
(三) 从七十子到荀子:出土《礼》类资料与儒家《礼》的经典化补证
第二节 荀子对儒家《礼》的经典化进程的推进
一、 出土文献视野下的荀子与儒家《礼》学传承
(一) 荀子对七十子《礼》学经典化成果的传承
(二) 荀子对先秦儒家《礼》的经典化成就的理论提升
二、 荀子对儒家《礼》的经典化之促进
(一) 荀子与儒家《礼》类著作的密切关系
(二) 荀子对儒家《礼》的经典化理论建设
第四章 荀子与儒家《乐》的经典化
第一节 出土文献与儒家《乐》艺经典化钩沉
一、 传世文献视野下的儒家《乐》之经典化
(一) 作为教化手段之《乐》的起源
(二) 学术史上关于"《乐经》有无"问题的争论
二、 出十文献与儒家《乐》的经典化新证
(一) 出土儒家《乐》类文献概要
(二) 出土文献与儒家《乐》之经典化中间环节的再现
(三) 出土文献与"《乐经》有无"问题的新思考
第二节 荀子论《乐》及其经学史意义
一、 出土文献与《荀子·乐论》同《礼记·乐记》关系新解
(一) 《荀子·乐论》同《礼记·乐记》关系的争论
(二) 《乐》类出土文献与《荀子·乐论》同《礼记·乐记》关系新解
二、 荀子《乐》论及其经学史意义
(一) 儒家《乐》的经典化路线
(二) 儒家《乐》之经典化思想内涵的演变
第五章 荀子与儒家《易》的经典化
第一节 出土文献与儒家《易》的经典化新证
一、 关于儒家《易》经典化问题的学术纷争
(一) 古代典籍对儒家与《易》的经典化规律的整理与记述
(二) 近代以来对《易》作为儒家经典的疑古思潮及其影响
二、 出土文献与儒家《易》的经典化新证
(一) 《易》类出土文献概况
(二) 出土文献对儒家《易》的经典化研究新证
第二节 荀子与儒家《易》的经典化进程
一、二重证据下的儒家《易》的经典化演变规律
(一) 孔子赞《易》新解
(二) 孔门序《易》新说
二、 荀子对儒家《易》的经典化之推进
(一) 荀子引《易》及其特点
(二) 荀子论《易》及其特点
(三) 荀子对儒家《易》的经典化之推进及其学术史意义
第六章 荀子与儒家《春秋》的经典化
第一节 出土文献视野下的儒家《春秋》经典化
一、 孔子作《春秋》的思想史意义
(一) "春秋"与《春秋》体史书形成的学术思想史意义
(二) 孔子作《春秋》与《春秋》的儒家经典化
二、 出土文献与儒家《春秋》经典化
(一) 《春秋》类出土文献概要
(二) 出土文献与《春秋》经典化研究的新视角
第二节 荀子与儒家《春秋》的经典化
一、 荀子对《春秋》经传的采摭及其意义
(一) 荀子对《春秋》经传的采摭
(二) 荀子与《春秋》经传关系新探
二、 荀子对儒家《春秋》经典化的推进
(一) 荀子对《春秋》作为儒家经典地位的确认与强化
(二) 荀子对孔子《春秋》义法的应用与探索
(三) 荀子对《春秋》三传家法的超越及其经学史意义
结语
一、 荀子思想的西方式解读与历史性解读
二、 固定研究模式下层累的荀学体系与循环递减的荀子本义
(一) 关于层累的荀学体系问题
(二) 关于后世学者对荀子本义循环递减的理解问题
三、 荀子与六艺经典化个案研究的"公约性"意义
(一) 层累的荀学体系问题的解决
(二) 荀子与儒家六艺经典化研究的"公约性"意义的探求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诗的源起及其早期发展变化——兼论中国古代巫术与宗教有关问题[J]. 江林昌. 中国社会科学. 2010(04)
[2]出土文献与荀学研究[J]. 刘光胜. 孔子研究. 2009(04)
[3]论宋儒重构儒学利用佛教的诸种方式[J]. 李承贵. 哲学研究. 2009(07)
[4]中国哲学的基本哲学问题与概念范畴[J]. 杜保瑞. 文史哲. 2009(04)
[5]儒家对《易》的经典化[J]. 浅野裕一,陈威瑨. 周易研究. 2009(02)
[6]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与荀子的情性哲学[J]. 颜炳罡. 中国哲学史. 2009(01)
[7]战国出土文献称引《诗》条缀[J]. 葛立斌.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9(01)
[8]荀子与《春秋榖梁传》[J]. 杨德春.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01)
[9]新出土文献与思想史的改写——兼论日本的先秦思想史研究[J]. 浅野裕一,柳悦. 文史哲. 2009(01)
[10]荀子与《诗》学刍议[J]. 张铮.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8(05)
博士论文
[1]荀子与战国学术思潮[D]. 陈荣庆.西北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孔子与《书》教[D]. 刘义峰.曲阜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35472
【文章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16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荀子对儒家经典传承的贡献及其历史命运的悖反
一、 荀子对儒家六艺经典化的贡献及其历史命运的双重性
(一) 荀子对儒家六艺经典化的贡献
(二) "尊荀——抑荀":荀子历史命运的双重遭遇
二、苟子思想被"实质继承和心理抗拒"的近现代命运之反思
(一) "尊荀——抑荀"模式的延续及其转换
(二) 西方学术思维下荀子思想研究模式的形成
三、当前推进苟子思想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 荀子思想研究模式的反思与重构
(二) 荀子思想研究的返本与开新
四、出土文献视野下荀子与儒家六艺经典化研究的意义
(一) 荀子对儒家六艺经典化的推进
(二) 出土文献对荀子与儒家六艺经典化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 荀子与儒家《诗》的经典化
第一节 出土文献与先秦《诗》学的早期形态
一、 学术史上对《诗》的经典化研究及其问题
(一) 从礼仪化到经典化:先秦诗学经典化的早期历程
(二) 学术史上对先秦诗学问题留下的思考空间
二、 出土文献对儒家诗学研究的可能影响
(一) 《诗经》出土文献的发现及其使用限度
(二) 《诗经》出土文献的学术价值及其研究的理论前沿
三、 出土文献与先秦《诗》学早期形态的新思考
(一) 出土文献与"先秦诗无定本"问题
(二) 孔子删诗问题的新思考
(三) 先秦《诗》学的早期发展特点
第二节 出土文献视野下的荀子与儒家《诗》的经典化
一、荀子在儒家诗学史上双重评价之学术思想史考察
(一) 对荀子诗学成就持肯定一派的观点
(二) 对荀子诗学成就持否定一派的观点
(三) 荀子在儒家诗学史上双重评价之现代思考
二、 二重证据视野下的荀子与儒家《诗》的经典化
(一) 简帛引诗与孔子后学对《诗》的经典化进程的推进
(二) 简帛论《诗》与苟子对儒家《诗》的经典化集成与发展
第二章 荀子与儒家《书》的经典化
第一节 儒家《书》‘经典化的历史考察
一、 儒家《书》的经典化研究聚焦
(一) 《书》今古文之争及其对《书》经典化研究的影响
(二) 孔子删《书》问题对《书》经典化研究的影响
二、《书》出土文献与儒家《书》学经典化新证
(一) 《书》出土文献概要及其学术思想史意义
(二) 出土文献与《书》今古文之争的再思考
(三) 简帛所见《书》句与书的经典化规律补证
第二节 荀子与儒家《书》的经典化
一、《书》出土文献与孔子、荀子引《书》、论《书》比较
(一) 孔子与《书》的经典化早期形态
(二) 出土文献与《书》的经典化之中间环节
(三) 荀子引《书》及其学术史渊源
二、 荀子对儒家《书》的经典化之推进
(一) 荀子对儒家《书》学的理论建设
(二) "隆礼义而杀《诗》、《书》"与《书》学理论的经典定位
第三章 荀子与儒家《礼》的经典化
第一节 出土文献与儒家《礼》的经典化历程新探
一、 儒家礼学经典文本变迁的学术思想史意义
(一) 三礼的成书与儒家礼经演变的早期规律
(二) 从礼仪教材到经学著作:儒家《礼》的经典化路线
二、 出土文献与儒家《礼》的经典化研究新进展
(一) 武威汉简《仪礼》与儒家《礼》的早期传承问题
(二) 金文资料与《周礼》研究的新进展
(三) 从七十子到荀子:出土《礼》类资料与儒家《礼》的经典化补证
第二节 荀子对儒家《礼》的经典化进程的推进
一、 出土文献视野下的荀子与儒家《礼》学传承
(一) 荀子对七十子《礼》学经典化成果的传承
(二) 荀子对先秦儒家《礼》的经典化成就的理论提升
二、 荀子对儒家《礼》的经典化之促进
(一) 荀子与儒家《礼》类著作的密切关系
(二) 荀子对儒家《礼》的经典化理论建设
第四章 荀子与儒家《乐》的经典化
第一节 出土文献与儒家《乐》艺经典化钩沉
一、 传世文献视野下的儒家《乐》之经典化
(一) 作为教化手段之《乐》的起源
(二) 学术史上关于"《乐经》有无"问题的争论
二、 出十文献与儒家《乐》的经典化新证
(一) 出土儒家《乐》类文献概要
(二) 出土文献与儒家《乐》之经典化中间环节的再现
(三) 出土文献与"《乐经》有无"问题的新思考
第二节 荀子论《乐》及其经学史意义
一、 出土文献与《荀子·乐论》同《礼记·乐记》关系新解
(一) 《荀子·乐论》同《礼记·乐记》关系的争论
(二) 《乐》类出土文献与《荀子·乐论》同《礼记·乐记》关系新解
二、 荀子《乐》论及其经学史意义
(一) 儒家《乐》的经典化路线
(二) 儒家《乐》之经典化思想内涵的演变
第五章 荀子与儒家《易》的经典化
第一节 出土文献与儒家《易》的经典化新证
一、 关于儒家《易》经典化问题的学术纷争
(一) 古代典籍对儒家与《易》的经典化规律的整理与记述
(二) 近代以来对《易》作为儒家经典的疑古思潮及其影响
二、 出土文献与儒家《易》的经典化新证
(一) 《易》类出土文献概况
(二) 出土文献对儒家《易》的经典化研究新证
第二节 荀子与儒家《易》的经典化进程
一、二重证据下的儒家《易》的经典化演变规律
(一) 孔子赞《易》新解
(二) 孔门序《易》新说
二、 荀子对儒家《易》的经典化之推进
(一) 荀子引《易》及其特点
(二) 荀子论《易》及其特点
(三) 荀子对儒家《易》的经典化之推进及其学术史意义
第六章 荀子与儒家《春秋》的经典化
第一节 出土文献视野下的儒家《春秋》经典化
一、 孔子作《春秋》的思想史意义
(一) "春秋"与《春秋》体史书形成的学术思想史意义
(二) 孔子作《春秋》与《春秋》的儒家经典化
二、 出土文献与儒家《春秋》经典化
(一) 《春秋》类出土文献概要
(二) 出土文献与《春秋》经典化研究的新视角
第二节 荀子与儒家《春秋》的经典化
一、 荀子对《春秋》经传的采摭及其意义
(一) 荀子对《春秋》经传的采摭
(二) 荀子与《春秋》经传关系新探
二、 荀子对儒家《春秋》经典化的推进
(一) 荀子对《春秋》作为儒家经典地位的确认与强化
(二) 荀子对孔子《春秋》义法的应用与探索
(三) 荀子对《春秋》三传家法的超越及其经学史意义
结语
一、 荀子思想的西方式解读与历史性解读
二、 固定研究模式下层累的荀学体系与循环递减的荀子本义
(一) 关于层累的荀学体系问题
(二) 关于后世学者对荀子本义循环递减的理解问题
三、 荀子与六艺经典化个案研究的"公约性"意义
(一) 层累的荀学体系问题的解决
(二) 荀子与儒家六艺经典化研究的"公约性"意义的探求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诗的源起及其早期发展变化——兼论中国古代巫术与宗教有关问题[J]. 江林昌. 中国社会科学. 2010(04)
[2]出土文献与荀学研究[J]. 刘光胜. 孔子研究. 2009(04)
[3]论宋儒重构儒学利用佛教的诸种方式[J]. 李承贵. 哲学研究. 2009(07)
[4]中国哲学的基本哲学问题与概念范畴[J]. 杜保瑞. 文史哲. 2009(04)
[5]儒家对《易》的经典化[J]. 浅野裕一,陈威瑨. 周易研究. 2009(02)
[6]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与荀子的情性哲学[J]. 颜炳罡. 中国哲学史. 2009(01)
[7]战国出土文献称引《诗》条缀[J]. 葛立斌.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9(01)
[8]荀子与《春秋榖梁传》[J]. 杨德春.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01)
[9]新出土文献与思想史的改写——兼论日本的先秦思想史研究[J]. 浅野裕一,柳悦. 文史哲. 2009(01)
[10]荀子与《诗》学刍议[J]. 张铮.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8(05)
博士论文
[1]荀子与战国学术思潮[D]. 陈荣庆.西北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孔子与《书》教[D]. 刘义峰.曲阜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354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935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