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荀子“天人合一”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9 08:17
  天人关系问题是先秦哲学乃至整个中国哲学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之一。在先秦,儒家坚持人伦主义原则,故孔孟以仁爱精神等社会伦理设定天道的意义,进而发展为道德意义上的心、性、天合一路向;道家崇尚自然主义原则,故老庄以自然天道为本原推证人性与人道的意义,从而发展出自然主义的天人合一路向;两家皆认肯天人本为一体,在此理论基点上提出了关于天人关系的哲学思考。但由于出发点截然不同,因此在不同的向度上发展了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荀子则兼收并畜,首先从自然主义出发指出天道与人道之职不同,进而提出并坚持人来源于自然界、是自然界产物之一的理论。在充分肯定人的能动性、积极性的前提下,认为无论人如何发挥其主动性,最终都不仅必须遵循天道的规约,而且无逃于天道之外,人所努力的一切归根到底都是天道的体现,从而在自然主义层面上提出天人本质是合一的;同时从人伦主义出发对天的价值进行了颇有深度的理性观照,指出天道与人道之所以统一不仅因为天人共同具有之规律性,而且因为天人皆有其本质属性,这种本质属性在天而言是“道”,在人而言是“礼”,而人类社会之“礼”又是依据于天道而设,从而建立了天人之间的关系。但荀子在建构其天人关系理论时,既...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 前言
二、荀子天人关系论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
    (一)荀子天人关系论的历史背景
    (二)荀子天人关系论的思想渊源
        1."天"之思
        2、"人"之价值觉醒
        3."天人合一"论
三 荀子"天人合一"思想研究
    (一)荀子视域中的"天"号"人"
        1、"天"论
        2、"人"论
    (二)"明于天人之分"——荀子天人观的逻辑起点
    (三)"知天"与"不求知天"
    (四)"制天命而用之"的"天人合一"思想
    (五)、"礼"——荀子"天人合一"说的终极建构
        1、"礼"作为形上意义的起源
        2、荀子关于"礼"的形上建构
四、对荀子"天人合一"思想的评价
    (一)荀子"天人合一"学说的意义
        1、对孔孟"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论超越
        2、对老庄"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论超越
        3.现代价值
    (二)荀子"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论局限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观念及其现代价值——《荀子·天论》解诂[J]. 暴拯群.  学习论坛. 2007(02)
[2]论荀子辩证的“天人合一”观[J]. 阎乃胜.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11)
[3]是“天人相分”,还是“天人合一”——《荀子》天人关系论再考察[J]. 陈业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5)
[4]论荀子的天人关系[J]. 付亚爽,高连武.  当代经理人. 2006(13)
[5]浅析荀子和庄子“天人相分”的思想[J]. 姬海涛.  邯郸学院学报. 2006(02)
[6]论“天人合一”[J]. 汤一介.  中国哲学史. 2005(02)
[7]中国“天人合一”哲学思维的智慧与困境[J]. 朱松美.  东岳论丛. 2005(01)
[8]论中国先秦各家关于“天人关系”的论争及意义[J]. 龙江.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02)
[9]荀子“天人之分”辨正[J]. 梁涛.  邯郸师专学报. 2003(04)
[10]竹简《穷达以时》与早期儒家天人观[J]. 梁涛.  哲学研究. 2003(04)



本文编号:29453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9453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2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