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米德自我概念的社会学路径
发布时间:2021-01-13 04:04
“自我”这个问题关系到人类是如何产生如何发展的根源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也是长期以来众多哲人研究的关键所在,当然,不同的哲学家持有不同的观点。米德通过对自我的发生过程的描述,进一步探讨个体与整个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在他看来,个人的行为只有在社会这个载体下发生时才能被理解,也就是说,自我是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的,这就是米德关于自我的独特观点。本篇文章以“浅析米德自我概念的社会学路径”为题,第一章主要阐述了奥古斯丁“自我之谜”的提出,他从自我的特性、自我的意志、自我的功能等方面论证了自我的存在,得出了自我是由上帝创造的这一结论,接下来是笛卡尔眼中的自我,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著名论断,最后是詹姆斯,他是历史上第一位从心理学角度和科学角度对自我问题进行全面研究的哲学家,他把自我问题扩展到社会生活领域,把传统的经验自我下分为物质的、社群的和精神的三部分。通过这三个具有代表性哲人对于自我的不同见解,从而引出第二章米德了对于自我观独到的见解,从米德对于自我是如何产生这个问题的看法到他提出了“主我”和“客我”这一新的概念,再到“主我”和“客我”是如何在社会中融合的这一系列问题。其重...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自我”概念的诸种路径
(一)奥古斯丁“自我之谜”的提出
(二)笛卡尔眼中的自我
(三)詹姆斯对自我的看法
二 米德的自我及其社会学路径
(一)米德的自我观
Ⅰ 自我如何产生?
Ⅱ 自我:主我与客我的互动
(二)自我的社会关联与实现
Ⅰ “主我”和“客我”在社会中的融合
Ⅱ 自我如何在社会中实现?
三 米德自我概念的影响及局限
(一)米德自我观念的影响
Ⅰ 米德之后罗杰斯的自我观念
Ⅱ 米德与芝加哥学派
Ⅲ 米德自我观念对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
(二)米德自我观的局限
(三)自我概念的现代研究及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重构及反思[J]. 陈常燊,王凤丽. 鸡西大学学报. 2012(01)
[2]米德的自我观述评[J]. 曾昱. 绥化学院学报. 2010(03)
[3]笛卡尔的实体性自我概念及其批判[J]. 宗伟,宗培.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4]米德的自我理论述评[J]. 李美辉. 兰州学刊. 2005(04)
[5]自我概念的研究概述及发展趋势探讨[J]. 孙丽. 社会心理科学. 2005(03)
[6]芝加哥社会学派的贡献与局限[J]. 周晓虹. 社会科学研究. 2004(06)
[7]自我·主体·人类中心——兼论笛卡尔的自我主体[J]. 寇爱林,王华. 兰州学刊. 2004(04)
[8]米德自我概念述评[J]. 乐国林.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03)
[9]米德:美国传播学的鼻祖[J]. 邵培仁.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1(02)
[10]罗杰斯对自我概念的研究及其教育启示[J]. 刘化英.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00(06)
硕士论文
[1]试论米德哲学中自我理论的社会学转向[D]. 李美辉.中共中央党校 2003
本文编号:2974181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自我”概念的诸种路径
(一)奥古斯丁“自我之谜”的提出
(二)笛卡尔眼中的自我
(三)詹姆斯对自我的看法
二 米德的自我及其社会学路径
(一)米德的自我观
Ⅰ 自我如何产生?
Ⅱ 自我:主我与客我的互动
(二)自我的社会关联与实现
Ⅰ “主我”和“客我”在社会中的融合
Ⅱ 自我如何在社会中实现?
三 米德自我概念的影响及局限
(一)米德自我观念的影响
Ⅰ 米德之后罗杰斯的自我观念
Ⅱ 米德与芝加哥学派
Ⅲ 米德自我观念对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
(二)米德自我观的局限
(三)自我概念的现代研究及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重构及反思[J]. 陈常燊,王凤丽. 鸡西大学学报. 2012(01)
[2]米德的自我观述评[J]. 曾昱. 绥化学院学报. 2010(03)
[3]笛卡尔的实体性自我概念及其批判[J]. 宗伟,宗培.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4]米德的自我理论述评[J]. 李美辉. 兰州学刊. 2005(04)
[5]自我概念的研究概述及发展趋势探讨[J]. 孙丽. 社会心理科学. 2005(03)
[6]芝加哥社会学派的贡献与局限[J]. 周晓虹. 社会科学研究. 2004(06)
[7]自我·主体·人类中心——兼论笛卡尔的自我主体[J]. 寇爱林,王华. 兰州学刊. 2004(04)
[8]米德自我概念述评[J]. 乐国林.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03)
[9]米德:美国传播学的鼻祖[J]. 邵培仁.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1(02)
[10]罗杰斯对自我概念的研究及其教育启示[J]. 刘化英.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00(06)
硕士论文
[1]试论米德哲学中自我理论的社会学转向[D]. 李美辉.中共中央党校 2003
本文编号:29741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974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