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与艺术退化
发布时间:2021-01-31 19:36
当今时代是一个科学技术的时代。相比较而言,技术对社会和人的影响要比科学更为直接,也更为深刻。技术在给人们带来福音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忧虑。人们在享受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对技术提出了尖锐的批判。技术的负面效应很多,人们对技术进行批判的角度也很多。本文主要关注技术对艺术的负面影响,从社会学和人性论的角度对技术进行了批判。本文的研究内容围绕技术进步与艺术退化的关系展开,首先分别讨论技术和艺术的有关问题,每个问题又分别从本体论、发生论和发展论三个角度进行讨论,从本体论的角度主要讨论技术和艺术的本质和类型,从发生论的角度主要讨论技术和艺术的起源以及发明或创作,从发展论的角度主要讨论技术和艺术的历史以及技术的进步性和艺术的退化性问题。在分别讨论了技术和艺术的有关问题后,本文接着通过对“真与美”、“做事与欣赏”、“身与心”、“理性与情感”四对范畴的阐述,进一步揭示技术与艺术的对立关系,从而得出本文的主要论点:在技术理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技术进步往往导致艺术退化。在本文的最后,论题延伸到社会的理想性与人的维度问题上,指出一个理想的社会应当是一个主要靠艺术、道德和宗教来维系的社会,一个完善的人应当...
【文章来源】: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理论背景
1.3 研究的现实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2章 关于技术
2.1 技术是什么
2.1.1 技术的本质
2.1.2 技术的类型
2.2 技术从何而来
2.2.1 技术的起源
2.2.2 技术的发明
2.3 技术将走向何方
2.3.1 技术的历史
2.3.2 进步性问题
本章小结
第3章 关于艺术
3.1 艺术是什么
3.1.1 艺术的本质
3.1.2 艺术的类型
3.2 艺术从何而来
3.2.1 艺术的起源
3.2.2 艺术的创作
3.3 艺术将走向何方
3.3.1 艺术的历史
3.3.2 退化性问题
本章小结
第4章 技术与艺术的对立
4.1 真与美
4.1.1 何谓“真”
4.1.2 何谓“美”
4.1.3 技术与“真”
4.1.4 艺术与“美”
4.2 做事与欣赏
4.2.1 何谓“做事”
4.2.2 何谓“欣赏”
4.2.3 技术与“做事”
4.2.4 艺术与“欣赏”
4.3 身与心
4.3.1 何谓“身”
4.3.2 何谓“心”
4.3.3 技术与“身”
4.3.4 艺术与“心”
4.4 理性与情感
4.4.1 何谓“理性”
4.4.2 何谓“情感”
4.4.3 技术与“理性”
4.4.4 艺术与“情感”
本章小结
第5章 技术时代的艺术
5.1 技术时代的社会和人
5.1.1 技术时代的社会
5.1.2 技术时代的人
5.2 社会的理想性和人的维度
5.2.1 社会的理想性
5.2.2 人的维度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异化到和谐——马尔库塞的科学技术批判理论[J]. 李晓晴. 学习与探索. 2007(04)
[2]技术进步与艺术终结[J]. 祁林. 艺术百家. 2007(04)
[3]审美主义的三大类型[J]. 余虹. 中国社会科学. 2007(04)
[4]当代科学技术进步与艺术发展[J]. 张洪春. 广西工学院学报. 2006(S1)
[5]网络文化与审美退化[J]. 徐宏力. 文艺研究. 2006(08)
[6]从起源与特点看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J]. 韩小雁.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2)
[7]论刘勰关于中国抒情性艺术退化的观念[J]. 邓利群. 湘南学院学报. 2006(03)
[8]技术进步之哲学观照[J]. 闫宏秀. 甘肃理论学刊. 2006(02)
[9]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J]. 吴国盛. 求是学刊. 2004(06)
[10]先锋戏剧:终结者的回归与退化[J]. 张弘弢.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4(04)
博士论文
[1]唐代的技术进步与社会变化[D]. 周尚兵.首都师范大学 2005
[2]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研究[D]. 尹爱青.东北师范大学 2004
[3]作为真理性内容的艺术作品[D]. 孙利军.中国人民大学 2004
[4]电视艺术技术论[D]. 江逐浪.北京广播学院 2003
硕士论文
[1]论技术与观众对电影艺术形态演变的推动作用[D]. 任维.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
[2]技术与艺术[D]. 苏丽娅.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5
[3]直面技术冲击—关于数码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挑战与应对[D]. 徐阳.上海师范大学 2005
[4]数码空间艺术与技术应用研究[D]. 束晓永.合肥工业大学 2005
[5]艺术与技术的融合[D]. 冯显静.东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11463
【文章来源】: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理论背景
1.3 研究的现实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2章 关于技术
2.1 技术是什么
2.1.1 技术的本质
2.1.2 技术的类型
2.2 技术从何而来
2.2.1 技术的起源
2.2.2 技术的发明
2.3 技术将走向何方
2.3.1 技术的历史
2.3.2 进步性问题
本章小结
第3章 关于艺术
3.1 艺术是什么
3.1.1 艺术的本质
3.1.2 艺术的类型
3.2 艺术从何而来
3.2.1 艺术的起源
3.2.2 艺术的创作
3.3 艺术将走向何方
3.3.1 艺术的历史
3.3.2 退化性问题
本章小结
第4章 技术与艺术的对立
4.1 真与美
4.1.1 何谓“真”
4.1.2 何谓“美”
4.1.3 技术与“真”
4.1.4 艺术与“美”
4.2 做事与欣赏
4.2.1 何谓“做事”
4.2.2 何谓“欣赏”
4.2.3 技术与“做事”
4.2.4 艺术与“欣赏”
4.3 身与心
4.3.1 何谓“身”
4.3.2 何谓“心”
4.3.3 技术与“身”
4.3.4 艺术与“心”
4.4 理性与情感
4.4.1 何谓“理性”
4.4.2 何谓“情感”
4.4.3 技术与“理性”
4.4.4 艺术与“情感”
本章小结
第5章 技术时代的艺术
5.1 技术时代的社会和人
5.1.1 技术时代的社会
5.1.2 技术时代的人
5.2 社会的理想性和人的维度
5.2.1 社会的理想性
5.2.2 人的维度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异化到和谐——马尔库塞的科学技术批判理论[J]. 李晓晴. 学习与探索. 2007(04)
[2]技术进步与艺术终结[J]. 祁林. 艺术百家. 2007(04)
[3]审美主义的三大类型[J]. 余虹. 中国社会科学. 2007(04)
[4]当代科学技术进步与艺术发展[J]. 张洪春. 广西工学院学报. 2006(S1)
[5]网络文化与审美退化[J]. 徐宏力. 文艺研究. 2006(08)
[6]从起源与特点看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J]. 韩小雁.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2)
[7]论刘勰关于中国抒情性艺术退化的观念[J]. 邓利群. 湘南学院学报. 2006(03)
[8]技术进步之哲学观照[J]. 闫宏秀. 甘肃理论学刊. 2006(02)
[9]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J]. 吴国盛. 求是学刊. 2004(06)
[10]先锋戏剧:终结者的回归与退化[J]. 张弘弢.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4(04)
博士论文
[1]唐代的技术进步与社会变化[D]. 周尚兵.首都师范大学 2005
[2]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研究[D]. 尹爱青.东北师范大学 2004
[3]作为真理性内容的艺术作品[D]. 孙利军.中国人民大学 2004
[4]电视艺术技术论[D]. 江逐浪.北京广播学院 2003
硕士论文
[1]论技术与观众对电影艺术形态演变的推动作用[D]. 任维.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
[2]技术与艺术[D]. 苏丽娅.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5
[3]直面技术冲击—关于数码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挑战与应对[D]. 徐阳.上海师范大学 2005
[4]数码空间艺术与技术应用研究[D]. 束晓永.合肥工业大学 2005
[5]艺术与技术的融合[D]. 冯显静.东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114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011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