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解老》“德”论锥指
发布时间:2021-02-08 19:07
前贤针对《韩非子·解老》篇的"德"的释义多有分歧,其义若回到篇文"身全之谓德"的表述上,释为身心的健全,在全篇皆可说得通。其篇论"德"之处,有内在的矛盾:篇文先提出"德"的维持需避免动用身心官能,保持"意无所制"的超脱状态,后又言"仁"是"德"的表征,故有德之人会以仁慈的态度对待外界。此种态度使人试图护佑他人他物,为后者致福除祸;而试图达到这一目的,其人又须体认与所慈爱的对象相关的"道理";然不论所慈爱的对象,抑或所须体认的"道理",皆会形成思虑或行动上的羁绊,使有德之人无法维持"意无所制"的状态。《解老》"德"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较为新颖的考察角度。针对此问题的探究,将引领我们发现《解老》乃至今本《韩非子》某些尚未被关注的问题,如《解老》虚静无为、休养蕃息、以慈爱对待民众的政治思想,与《韩非子》其他篇目将民众作为统治者达成目的的工具有深层次的抵牾。
【文章来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德”的涵义为身心健全
二、“德”所引发的紧张关系
三、“德”论的探究价值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韩非《解老》异解辨[J]. 水渭松. 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06)
[2]韓非《解老》、《喻老》篇新释[J]. 冯友蘭. 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 1961(02)
本文编号:3024392
【文章来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德”的涵义为身心健全
二、“德”所引发的紧张关系
三、“德”论的探究价值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韩非《解老》异解辨[J]. 水渭松. 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06)
[2]韓非《解老》、《喻老》篇新释[J]. 冯友蘭. 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 1961(02)
本文编号:30243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024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