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十力“新致良知”研究 ——以《体用论·明心篇》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1-02-11 07:08
人之为人,有其异于禽兽之独特处,在儒家心性学的话语脉络中,即“良知”之自觉。儒学传统中,王阳明“致良知”教是凸显此心性学道德主体性说之集大成者。但由于文化传统的情境局限,阳明“致良知”虽直指道德本心,却有明显的遗物去知倾向,以至于阳明后学更流于空泛。随着东渐的西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介入,科学、民主与辨证唯物论等理论或观念纷纷进入熊十力视野,但为学的特殊经历决定了熊十力之固有的儒学情怀不曾改变,对王学的继承与发展正体现了熊十力学说的特色。从“新致良知”说探讨熊十力哲学的心学维度,可以发见和说明熊十力对儒学心性论传统的理论贡献。本文第一章梳理了熊论与王学之间的内在关联。在对熊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加以分析后,笔者提出熊十力“新致良知”的理论轮廓。接着,对比王阳明良知本体,提出并详细分析了熊十力“新致良知”说得以确立的理论基础——德性实体及心物现象虽分本体与大用,但毕竟体用不二,它们都成为“新致良知”立论根基,而更具特色的“本隐之显”法则为保任良知做主提供了理论保障。第三,本文第三章所要阐述的中心是熊论之“良知”及其与王学良知相比有何特别之处。但我们需知“致良知”是个系统的学说,正如王阳明对朱熹...
【文章来源】:华侨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致良知——从王阳明到熊十力
1.1 阳明“致良知”及其理论困境
1.1.1 王阳明“致良知”
1.1.2 王阳明“致良知”之理论困境
1.2 熊十力“新致良知”说的思想文化背景
1.2.1 大时代背景
1.2.2 西学与国学的互动
1.2.3 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1.3 熊十力“新致良知”说及其义理脉络
第二章 “新致良知”的基础视点:“实体”与“现象”
2.1 熊十力“实体”来历
2.2 德性“实体”及“体用不二”
2.3 现象界:心物不二
2.3.1 翕与质力不二之“物”
2.3.2 辟与生命心灵不二之“心”
2.3.3 心物不二
2.4 “本隐之显”之进化新论:心”“物”关系史
第三章 “良知”之“致”:德性实体于现象界的落实
3.1 熊论“良知”新解
3.2 良知显发与否之资具——习染之辨
3.2.1 习染的产生
3.2.2 习染的分类
第四章 “新致良知”工夫论
4.1 “致”论
4.1.1 益之致
4.1.2 损之致
4.2 默识法和思维术
第五章 从“新致良知”到心物偏执之学的理论批判
5.1 日损之学:佛道哲学的批判和吸收
5.1.1 佛学批判和吸收
5.1.2 道家哲学的批判和吸收
5.2 日益之学:近世“科学”之破与存
5.2.1 科学的优点
5.2.2 科学的不足之处
5.2.3 孔子的科学之道
结论“新致良知”得失私议
1、对传统儒学的继承与发展
2、与自己早期理论比较
3、对治教科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4、本体论独断之失及其他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20年熊十力哲学研究综述[J]. 秦平. 哲学动态. 2004(12)
[2]关于马克思实践本体论的再思考[J]. 杨耕. 学术月刊. 2004(01)
[3]论王阳明以“良知”为本的道德哲学[J]. 田薇.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1)
[4]从康德到熊十力:“知智之辨”[J]. 胡伟希. 文史哲. 2002(02)
[5]知识论与哲学——评熊十力对西方哲学中知识论的误解[J]. 胡军.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2)
本文编号:3028733
【文章来源】:华侨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致良知——从王阳明到熊十力
1.1 阳明“致良知”及其理论困境
1.1.1 王阳明“致良知”
1.1.2 王阳明“致良知”之理论困境
1.2 熊十力“新致良知”说的思想文化背景
1.2.1 大时代背景
1.2.2 西学与国学的互动
1.2.3 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1.3 熊十力“新致良知”说及其义理脉络
第二章 “新致良知”的基础视点:“实体”与“现象”
2.1 熊十力“实体”来历
2.2 德性“实体”及“体用不二”
2.3 现象界:心物不二
2.3.1 翕与质力不二之“物”
2.3.2 辟与生命心灵不二之“心”
2.3.3 心物不二
2.4 “本隐之显”之进化新论:心”“物”关系史
第三章 “良知”之“致”:德性实体于现象界的落实
3.1 熊论“良知”新解
3.2 良知显发与否之资具——习染之辨
3.2.1 习染的产生
3.2.2 习染的分类
第四章 “新致良知”工夫论
4.1 “致”论
4.1.1 益之致
4.1.2 损之致
4.2 默识法和思维术
第五章 从“新致良知”到心物偏执之学的理论批判
5.1 日损之学:佛道哲学的批判和吸收
5.1.1 佛学批判和吸收
5.1.2 道家哲学的批判和吸收
5.2 日益之学:近世“科学”之破与存
5.2.1 科学的优点
5.2.2 科学的不足之处
5.2.3 孔子的科学之道
结论“新致良知”得失私议
1、对传统儒学的继承与发展
2、与自己早期理论比较
3、对治教科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4、本体论独断之失及其他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20年熊十力哲学研究综述[J]. 秦平. 哲学动态. 2004(12)
[2]关于马克思实践本体论的再思考[J]. 杨耕. 学术月刊. 2004(01)
[3]论王阳明以“良知”为本的道德哲学[J]. 田薇.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1)
[4]从康德到熊十力:“知智之辨”[J]. 胡伟希. 文史哲. 2002(02)
[5]知识论与哲学——评熊十力对西方哲学中知识论的误解[J]. 胡军.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2)
本文编号:30287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028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