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复观庄子思想儒家化倾向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3 03:35
徐复观的一生巨流奔湍。一方面他生在一个巨流涌动的时代,另一方面徐复观半生从政,半生为学,不管是从政还是为学都是赫赫洪洪,勇往直前。其现实人生在政治与学术之间回环,其思想则是在新儒家和庄子艺术精神之间寻求某种契合。本文主要通过阐述徐复观对庄子关键词的解读和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及与道家学派庄子研究者的研究对比的方法,以探寻出徐复观作为新儒家学者的庄子观的特殊性和矛盾性,有明显的儒家化倾向。 徐复观在《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中最主要的是把庄子的思想归结于道德,认为庄子的“无”、“道”、“性”等都是相同的意思,都是“道”的代名词。这些词的意思虽然在细微处与儒家的“仁”、“和”等思想有不同,但是通过转化最终还是和儒家一致的,而这种转换就是道德。在徐复观看来,从以“道德”为内涵的心性向以“无”为内涵的心性的转换,其中的关键是应将老庄之“无”看作是一种“人生的体验”,而不是看作“形而上的观念”。 在中国艺术精神中的主体是具有庄子虚静、心斋等人生体验特质的。道家不像儒家那样以道德价值成就现实人生,“他们所成就的是虚静的人生。”当庄子从观念上去描述他之所谓道,而我们也只从观念上去加以把握时,...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1 徐复观庄子思想研究概况
2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意义
第一章 徐复观多重矛盾的人生
1 政治与学术之间
2 新儒家与庄子艺术精神
第二章 徐复观解读庄子关键词
1 《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
(1) 道,天,德
(2) 情,性,命
(3) 形,心,精神
小结 人性论史中的庄子是道德的庄子
2 《中国艺术精神》
(1) “道”与艺术精神
(2) 美、乐、巧
(3) “游”
(4) 心斋
小结:中国艺术精神中的主体具有庄子虚静、心斋等人生体验特质。
第三章 徐复观庄子研究的背景
1 历史文化危机下的忧患意识
2 新儒学背景
3 新儒家吸收他学为我所用的学术传统
第四章 徐复观庄子观的再思考
1 和其他庄子研究者的比对分析
2 儒道互证
结论
参考文献:
一、徐复观著作
二、徐复观研究文集及论文
(一)、徐复观研究文集
(二) 徐复观艺术思想研究论文
三、中国思想资源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打造"与"解构"——徐复观与钱钟书对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不同范式[J]. 王守雪.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2)
[2]重建中国文学的思想世界如何可能——以新儒家诗学一个案为中心的讨论[J]. 胡晓明. 文艺理论研究. 2002(06)
[3]儒家乐教与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读后[J]. 孙邦金.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2(01)
本文编号:3031903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1 徐复观庄子思想研究概况
2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意义
第一章 徐复观多重矛盾的人生
1 政治与学术之间
2 新儒家与庄子艺术精神
第二章 徐复观解读庄子关键词
1 《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
(1) 道,天,德
(2) 情,性,命
(3) 形,心,精神
小结 人性论史中的庄子是道德的庄子
2 《中国艺术精神》
(1) “道”与艺术精神
(2) 美、乐、巧
(3) “游”
(4) 心斋
小结:中国艺术精神中的主体具有庄子虚静、心斋等人生体验特质。
第三章 徐复观庄子研究的背景
1 历史文化危机下的忧患意识
2 新儒学背景
3 新儒家吸收他学为我所用的学术传统
第四章 徐复观庄子观的再思考
1 和其他庄子研究者的比对分析
2 儒道互证
结论
参考文献:
一、徐复观著作
二、徐复观研究文集及论文
(一)、徐复观研究文集
(二) 徐复观艺术思想研究论文
三、中国思想资源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打造"与"解构"——徐复观与钱钟书对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不同范式[J]. 王守雪.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2)
[2]重建中国文学的思想世界如何可能——以新儒家诗学一个案为中心的讨论[J]. 胡晓明. 文艺理论研究. 2002(06)
[3]儒家乐教与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读后[J]. 孙邦金.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2(01)
本文编号:30319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031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