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杨倞注训诂说略
发布时间:2021-02-14 19:10
杨倞是我国唐代学者,《荀子注》是他的代表作。 杨倞是始为《荀子》作注者,杨注是我们研究《荀子》的一个重要工具,前人研究《荀子》,多自杨注始。本文试对其训诂方法及训释手段进行归纳总结,并就其失误进行分类辨析,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本文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概述《荀子》其书和杨注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第二部分从字音、字形、字义、语法、修辞、语境及校勘等方面总结归纳了杨注的训诂方法及训释手段。第三部分则从忽视荀子自注而误释、不通语法、通假有误、不通文例、校勘失误、不察语境、增字为释、句读有失、不明词义等九个方面对杨注的失误进行分类辨析。第四部分则主要讨论《荀子》的其它注释与训诂,就其中的疑异,提出一点陋见。第五部分为结语部分。第二、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 杨注涉及的内容广泛,本文只是就其训诂方面的成就与失误略陈陋见。由于学识有限,错讹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老师教正。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提要
英文提要
一、 前言
二、 《荀子》杨注的训诂方法和手段
(一) 声训--因声求义
1 以声训推求语源以明义
2 以声训明假借以得义
(二) 明多音词之音直得其义
(三) 据形说义
(四) 义训
1 方言证义
2 以今释古
3 举例明义
(五) 明语法以说义
1 揭示特殊的语法关系而得义
2 明词性以得义
3 明语序以得义
(六) 阐明修辞现象以释义
1 明比喻
2 明比拟
3 明互文
(七) 用校勘手段训释
(八) 串讲句义和申述篇章大义
三、 《荀子》杨注失误举例辨析
(一) 忽视荀子自注而误释
(二) 不通语法
(三) 通假方面的失误
1 通假不当
2 不辨通假
(四) 不通文例
(五) 校勘失误
1 以误字为说
2 校勘不当
(六) 不察语境
(七) 增字为释
(八) 句读有误
(九) 不明词义
四、 《荀子》其它注释、训诂献疑
1 释义不当例
2 校勘不当例
3 通假不当例
五、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词语训释二则[J]. 汪少华. 古汉语研究. 2000(01)
[2]《荀子》词例误释举例[J]. 李中生.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04)
[3]《荀子》虚词零笺[J]. 李中生. 古汉语研究. 1996(02)
[4]读《荀子》札记[J]. 李中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04)
[5]《荀子》零诂[J]. 李中生.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2(05)
[6]《荀子》校释笔记二则[J]. 刘禾,李亚明.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2(05)
[7]《荀子》校释笔记五则[J]. 李亚明. 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 1989(02)
[8]傅山《荀子评注》举例(学术资料)[J]. 吴连城. 晋阳学刊. 1980(01)
[9]书评——荀注订补[J]. 杨树达,锺泰.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37(01)
本文编号:3033707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提要
英文提要
一、 前言
二、 《荀子》杨注的训诂方法和手段
(一) 声训--因声求义
1 以声训推求语源以明义
2 以声训明假借以得义
(二) 明多音词之音直得其义
(三) 据形说义
(四) 义训
1 方言证义
2 以今释古
3 举例明义
(五) 明语法以说义
1 揭示特殊的语法关系而得义
2 明词性以得义
3 明语序以得义
(六) 阐明修辞现象以释义
1 明比喻
2 明比拟
3 明互文
(七) 用校勘手段训释
(八) 串讲句义和申述篇章大义
三、 《荀子》杨注失误举例辨析
(一) 忽视荀子自注而误释
(二) 不通语法
(三) 通假方面的失误
1 通假不当
2 不辨通假
(四) 不通文例
(五) 校勘失误
1 以误字为说
2 校勘不当
(六) 不察语境
(七) 增字为释
(八) 句读有误
(九) 不明词义
四、 《荀子》其它注释、训诂献疑
1 释义不当例
2 校勘不当例
3 通假不当例
五、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词语训释二则[J]. 汪少华. 古汉语研究. 2000(01)
[2]《荀子》词例误释举例[J]. 李中生.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04)
[3]《荀子》虚词零笺[J]. 李中生. 古汉语研究. 1996(02)
[4]读《荀子》札记[J]. 李中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04)
[5]《荀子》零诂[J]. 李中生.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2(05)
[6]《荀子》校释笔记二则[J]. 刘禾,李亚明.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2(05)
[7]《荀子》校释笔记五则[J]. 李亚明. 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 1989(02)
[8]傅山《荀子评注》举例(学术资料)[J]. 吴连城. 晋阳学刊. 1980(01)
[9]书评——荀注订补[J]. 杨树达,锺泰.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37(01)
本文编号:30337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033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