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的批判
发布时间:2021-02-20 23:50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追求自由的历史。自由是人的本性,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从不自由到逐步实现自由的历史,不断地从不自由的状态中解放自己,人类不仅获得了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也在不断地创造自己的历史。可以说,对自由与解放的追求,是人类理想社会的价值取向。自由问题是人类特有的历史性问题,也是每一个思想家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所有体现时代精神的哲学都不能不对此做出自己的回应。自近代启蒙运动以来,自由成为了西方哲学思想中的核心概念。自由在近代的哲学语境中被表述为用理性做指导的主体性的自由。它以理性建构自由,人的自由在思辨理性中得到抽象的表达。康德、费希特、谢林以及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家在不同程度上论证和推进了理性自由,同时自由的社会性和历史性特征也开始呈现出来。但那是以精神的形式展现的,而不是实践的。而马克思立足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对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进行了扬弃,他把自由与感性相结合,把自由理解为人的实践活动的特有形式,并由此展示了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从而使自由理论获得了革命性的变革。马克思通过对德国古典哲学即资产阶级自由思想的批判进而形成了自己的自由观,他指出要想实现人的自由而全...
【文章来源】: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一章 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的逻辑演进
第一节 康德道德理性的逻辑
一、先验的自由
二、实践的自由
第二节 费希特与谢林对康德自由逻辑的扩展
一、费希特——“绝对自我”中的自由思想
二、谢林——“绝对同一”中的自由思想
第三节 黑格尔辩证理性对道德自由思想与理性自由逻辑的批判性超越
一、在逻辑证明中的自由思想
二、在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中实现自由
第二章 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的批判与超越
第一节 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自由理论批判的缘由
一、“博士论文时期”——对自由问题的初步关注的原因
二、“《莱茵报》时期”——对市民社会中物质利益冲突的理解与思想的转向
第二节 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自由理论的批判
一、对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的批判
二、对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的抽象性的批判
三、对市民社会中异化现象的深入批判
四、对德国古典哲学唯心史观的批判
第三节 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的超越
一、确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
二、提出人类解放的现实路径
三、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
第三章 马克思批判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的启示
第一节 理论意义
一、用实践观对德国古典哲学主体性自由思想进行改造
二、将主体对于客体的改造引入历史领域
三、将自由的实现赋予社会与集体实践中
第二节 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审美维度看马克思的自由观及其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J]. 孙琳琼. 理论界. 2012(04)
[2]政教分离的比较视野——以近代法、德、美三国为中心[J]. 宋尧玺. 西部法学评论. 2011(01)
[3]论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由观[J]. 吴巨平.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6(11)
[4]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 李革新. 安徽大学学报. 2006(05)
[5]话说马克思主义“自由观”[J]. 赵明. 江西社会科学. 2006(05)
[6]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自由精神的继承和发展[J]. 许全兴.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5(03)
[7]海涅与德国哲学——读《论德国宗教与哲学的历史》[J]. 洪天富.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8]马克思的自由观及其当代意义[J]. 王南湜. 现代哲学. 2004(02)
本文编号:3043537
【文章来源】: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一章 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的逻辑演进
第一节 康德道德理性的逻辑
一、先验的自由
二、实践的自由
第二节 费希特与谢林对康德自由逻辑的扩展
一、费希特——“绝对自我”中的自由思想
二、谢林——“绝对同一”中的自由思想
第三节 黑格尔辩证理性对道德自由思想与理性自由逻辑的批判性超越
一、在逻辑证明中的自由思想
二、在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中实现自由
第二章 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的批判与超越
第一节 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自由理论批判的缘由
一、“博士论文时期”——对自由问题的初步关注的原因
二、“《莱茵报》时期”——对市民社会中物质利益冲突的理解与思想的转向
第二节 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自由理论的批判
一、对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的批判
二、对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的抽象性的批判
三、对市民社会中异化现象的深入批判
四、对德国古典哲学唯心史观的批判
第三节 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的超越
一、确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
二、提出人类解放的现实路径
三、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
第三章 马克思批判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的启示
第一节 理论意义
一、用实践观对德国古典哲学主体性自由思想进行改造
二、将主体对于客体的改造引入历史领域
三、将自由的实现赋予社会与集体实践中
第二节 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审美维度看马克思的自由观及其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J]. 孙琳琼. 理论界. 2012(04)
[2]政教分离的比较视野——以近代法、德、美三国为中心[J]. 宋尧玺. 西部法学评论. 2011(01)
[3]论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由观[J]. 吴巨平.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6(11)
[4]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 李革新. 安徽大学学报. 2006(05)
[5]话说马克思主义“自由观”[J]. 赵明. 江西社会科学. 2006(05)
[6]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自由精神的继承和发展[J]. 许全兴.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5(03)
[7]海涅与德国哲学——读《论德国宗教与哲学的历史》[J]. 洪天富.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8]马克思的自由观及其当代意义[J]. 王南湜. 现代哲学. 2004(02)
本文编号:30435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043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