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论人的精神需要

发布时间:2021-02-21 06:06
  本文立足当代中国社会,以人的精神需要为研究对象,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需要的基本观点和理论,在梳理精神需要的基本概念、基本问题、功能作用、表现形态的基础上,对我国现实社会中人的精神需要困境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合理引导人的精神需要的原则和对策,并对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意义进行了探寻和思考。论文分为导论、人的精神需要概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精神需要的理论、当代中国人精神需要的困境及其原因、人的精神需要的合理引导、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与人的全面发展六个部分。本文认为:人的精神需要是人在社会生活中体现出来的感性(包括情感、意志、愿望等心理因素)的和理性(思考、认识、探求、价值追求、信仰等)的欲望和要求。既有物化的感性成分,又有纯内在的理性因素,而信仰则是人的精神生活的灵魂和最高层面。相对于物质需要来说,人的精神需要的特点在于其间接性、多样性、无限制性(开放性);人的精神需要无论是在社会层面还是在个人层面,均有不同的表现形态,是分层次的。就社会层面而言,主要表现为宗教、道德、艺术、哲学、政治等社会意识形式;就个人层面而言,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获得尊重、自我素质提升和自我价值实现等形... 

【文章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的基本思路
        1.2.1 确定当代中国人的历史方位
        1.2.2 寻找制约当代中国人精神需要的诸多因素
        1.2.3 分析人的精神需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1.2.4 多视角考察要人的精神需要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难点、创新点和不足
        1.4.1 论文的研究方法
        1.4.2 论文的难点、创新点和不足
2 精神需要概述
    2.1 精神需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
        2.1.1 精神需要及其相关的基本概念
        2.1.2 精神需要的基本问题
    2.2 精神需要的类型和结构
        2.2.1 精神需要的类型
        2.2.2 精神需要的特征
    2.3 精神需要的功能
        2.3.1 维持人自身生存的功能
        2.3.2 唤醒人的自我意识
        2.3.3 促使人自我更新塑造
        2.3.4 提供价值导向
        2.3.5 促进社会主体紧密联系
        2.3.6 推动社会发展
    2.4 精神需要的社会表现形式
        2.4.1 道德
        2.4.2 政治
        2.4.3 艺术
        2.4.4 哲学
        2.4.5 宗教
    2.5 精神需要的个体表现形式
        2.5.1 社会交往的需要
        2.5.2 获得尊重的需要
        2.5.3 自我素质提升的需要
        2.5.4 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精神需要的理论
    3.1 马克思关于人的精神需要的理论基础
        3.1.1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3.1.2 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和人的发展的理论
        3.1.3 马克思关于异化的理论
    3.2 马克思对需要的理解
    3.3 马克思关于精神生产的思想
    3.4 马克思的幸福观
        3.4.1 马克思幸福观的基本思想
        3.4.2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特征
        3.4.3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分析精神需要的理论依据
    3.5 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观
        3.5.1 信仰是人类永恒的精神需要
        3.5.2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内涵
        3.5.3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作用
        3.5.4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特征
        3.5.5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功能
4 当代中国人精神需要的困境及其原因
    4.1 当代中国人精神需要的困境
        4.1.1 重物质轻精神
        4.1.2 重功利轻承诺
        4.1.3 重享乐轻奉献
        4.1.4 重现实轻理想
        4.1.5 重迷信轻科学
    4.2 当代中国人精神需要困境的原因探析
        4.2.1 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
        4.2.2 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4.2.3 主流文化遭受各方冲击
        4.2.4 人治对法治的消解
        4.2.5 人际关系紧张
        4.2.6 思想道德约束的严重弱化
        4.2.7 网络环境对人的精神需要的双重意义
    4.3 精神需要困境的反思: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精神代价
5 人的精神需要的合理引导
    5.1 人的精神需要满足的制约因素
        5.1.1 经济制约因素
        5.1.2 政治制约因素
        5.1.3 文化制约因素
        5.1.4 个人观念和思维因素
    5.2 构筑精神需要合理引导的三大保障
        5.2.1 提供精神需要合理引导的物质保证
        5.2.2 提供精神需要合理引导的政治保证
        5.2.3 提供精神需要合理引导的文化保证
    5.3 合理引导人的精神需要的原则
        5.3.1 尊重客观规律,进行分层引导
        5.3.2 倡导核心理念,树立正确导向
        5.3.3 推进文化自觉,优化社会环境
        5.3.4 遵循逻辑理路,促进人格塑造
    5.4 合理引导人的精神需要的路径
        5.4.1 切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4.2 加强公民道德的建设
        5.4.3 减少社会负面事件发生的几率
        5.4.4 从人格的个体差异出发尊重个体
        5.4.5 健全社会心态疏导机制
        5.4.6 连通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
        5.4.7 注重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
6 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与人的全面发展
    6.1 精神需要的满足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
    6.2 精神健康与人的全面发展
        6.2.1 精神健康是健康的应有之义
        6.2.2 精神健康与人的可持续发展
    6.3 精神生活与人的全面发展
        6.3.1 人的精神生活内含于人全面发展
        6.3.2 人的精神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6.4 加强文化建设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
        6.4.1 文化与人的精神世界的关系
        6.4.2 精神需要的满足对文化发展的作用
        6.4.3 文化建设对满足精神需要的作用
        6.4.4 文化产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本文编号:30439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0439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8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