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水象视阈下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6 00:59
  人类的幼年生活始于“真态”的自然,真态意味着此时的“自然”是一个未经“开掘”“改造”和“附加人类思想”的自然。人类的认知正是在这样一个自然的世界中生成、展开并不断深化发展的。从个体到初具规模的群居者,观察是人类接触自然的最直接、便捷而有效的方式,也是人类认知的起点。因此,观察及建立在其基础之上的实践活动与不断提高的认知能力使得早期人类与外界接触成为可能。这种接触开启了人类思维与观念形成的闸门,将人类引入了“崇拜”意识的轨道。受地缘条件、地理环境、生存需要等因素的影响,水逐渐成为了中国古代崇拜的主要对象,并借由效用思维、类比思维、直觉思维进入哲学的视野,最终经管子之手,水上升为万物之源,在哲学层面,获得了本源地位。不仅如此,管子首次以水为载体,从哲学的层面对人性特征作出了仁、精、正、义、卑的高度概括。由此,中国哲学水本源思想的大幕渐渐拉开。几乎与此同时,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另一遗产取象思维紧跟水本源思想的发展步伐,二者在《周易》中融汇,逐步形成了以水“象”对“人格”进行多元化解读的特有方式,并由此推动水成为中国早期人格思想中的“本喻”。这种以水喻人的人格解读方式被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学派...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理论、方法及思路
    三、国内外主要研究成果概述
第二章 中国古代水之哲学意蕴的生发
    一、早期人类思维、观念形成的基本路径与因素
    二、中国古代早期的水崇拜意识
    三、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水本源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第三章 水为本喻:水象与人格意蕴的开掘
    一、《周易》与取象思维
    二、水与水象的运用
    三、先秦诸子之水与人格思想概述
第四章 由水而感:孔子对理想人格的初步探索
    一、知者乐水:守常明变的行事法则
    二、以水比德:由凡入圣的仁民情怀
    三、乘桴于海:进退自如的人生慨叹
    四、沂水情趣:回归内心的生活本真
第五章 水本就下:孟子理想人格观的先天生成
    一、本善如流:人性之善的自然生发与扩充
    二、源泉混混:从本源意义看理想人格的基本特征
    三、泽披万物:理想人格境界由善到神的自我推进
第六章 振衣弹冠:荀子理想人格观的后天培育
    一、槃水之喻:恶之本然下的人格塑造
    二、原清流清:遵循内外兼修的人格设定
    三、水中而正:把握张弛有序的生命节律
第七章 先秦儒家水喻人格论的当代价值
    一、观水以养气:生生不息的立身之本
    二、濯水以洁身:涤荡心灵的修己之方
    三、治水以循道:同归于善的达人之法
    四、缘水以润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0518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0518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c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