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科技伦理研究论纲

发布时间:2021-03-25 17:02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哲学为指导,将“科技伦理”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围绕“科技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核心,探讨了科技伦理的相关理论问题。提出了科技伦理的本质是科技与人的相互作用的观点,强调指出科技伦理研究应当转向以哲学的视阈来观照科技伦理问题。以此为基础,探讨了科技伦理的结构层次及其特点,提出了以责任伦理为张力的科技伦理的层次结构;分析了科技伦理的价值构成,并进一步通过引进“吸引子”构建了“以控制为导向和以发展为导向相结合”的科技伦理价值评价模型,为科技伦理价值评价提供了科学基础;同时,就科技伦理学的学科定位提出了三维分析框架;并且,从科技伦理学的学科定位到学科结构、传统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的伦理革命以及科技的异化到科技的人化的现实运动逻辑,论述了当代的科技伦理不仅是伦理学演进的逻辑必然,而且是社会进步的现实实践必然以及人性自我展现的内在必然。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2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导言 科技伦理研究的新视阈
    0.1 国内外科技伦理研究的现状
    0.2 科技伦理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出路
    0.3 论文的思路、内容与方法
1 科技伦理产生的背景
    1.1 科技伦理思想的演进
        1.1.1 古代科技伦理思想的萌芽
        1.1.2 近代科技伦理思想体系的形成
        1.1.3 现代科技伦理规范的建立与完善
    1.2 科技伦理问题的提出
        1.2.1 科技伦理问题的形成
        1.2.2 科技伦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2 科技伦理的本质表征
    2.1 科技伦理本质的历史分析
    2.2 科技伦理本质的科学界定
        2.2.1 科技伦理的内涵
        2.2.2 科技伦理的表现形式
3 科技伦理的结构探析
    3.1 科技伦理结构的层次性
        3.1.1 科技伦理结构的专业共同体
        3.1.2 科技伦理结构的职业共同体
    3.2 科技伦理结构的生态性
        3.2.1 科技伦理结构的生态失衡
        3.2.2 科技伦理结构的生态平衡
    3.3 科技伦理结构的必要张力
        3.3.1 责任范畴内涵的伦理特质
        3.3.2 责任伦理是科技时代的必然诉求
4 科技伦理的价值评价
    4.1 科技伦理的价值体系
        4.1.1 科技伦理价值的含义
        4.1.2 科技伦理价值的构成
    4.2 科技伦理的价值评价原则
        4.2.1 科技伦理价值评价原则的依据
        4.2.2 科技伦理价值评价原则的内容
    4.3 科技伦理的价值评价模型
        4.3.1 科技伦理价值评价模型构成
        4.3.2 科技伦理价值评价模型分析
5 科技伦理的生存样态
    5.1 科技伦理的理论向度
    5.2 科技伦理的实践向度
    5.3 科技伦理的人性向度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其他相关成果
论文摘要
ABSTRACT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科学主义在17世纪的萌生[J]. 曾欢.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7(05)
[2]责任伦理:现代社会伦理精神的必然诉求[J]. 高湘泽.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3]科学主义的价值之维[J]. 李丽.  北方论丛. 2007(02)
[4]国外科学主义研究述评[J]. 曾欢.  哲学动态. 2007(02)
[5]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新体现[J]. 王天林.  宁夏党校学报. 2006(06)
[6]如何从政治哲学的角度重新理解培根与笛卡尔[J]. 陈家琪.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7]论科技与伦理关系的历史辩证法[J]. 孙岩萍.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06(04)
[8]质疑应用伦理学[J]. 孙慕义.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6(04)
[9]国际社会科技伦理的发展态势——以几个重要文件为背景[J]. 董群.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4)
[10]科技行为选择的伦理本质[J]. 王文科.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2)



本文编号:31000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1000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3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