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的天人合一 ——张岱年的天人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31 10:15
作为中国文化之根的传承者和守护者,张岱年先生始终都能清醒地看到文明冲突之下传统文化的处境和命运,长期以来都在反思传统哲学的深层问题,将传统哲学与当代实际相联系。中国古代哲学家都围绕着“究天人之际”的主题而建立体系,张岱年先生通过研究古人的天人观,形成了他自己的“动的天人合一”体系,对于“天”、“人”、“天人合一”的概念他都给予了界定,并创造性地在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基础上加了“动”的概念,这也是对于传统天人观的一次重要突破。但是从20世纪30年代提出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动的天人合一”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不少的波折才使整个体系得以完善。由最初的主斗争到最终的重和谐,天人观的重心逐渐发生转移;由最初的单一到最终的具体,张岱年对人性问题的分析逐步深化;由最初的否定到某种意义上的肯定,对天道、人道的一致性给予了更客观的评价。张岱年先生与时俱进的研究精神在体系的发展完善过程中日益凸显,更加清晰地展现了他的天人观的哲学理论价值和对于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为现阶段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文章将张岱年在各个时期特有的时代背景贯穿其中,通过全面梳理他关于“天人合一”的相关论述,以“动的天人合一...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简介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意义及方法
一、思想渊源
(一) 哲学背景
(二) 主"动"思想渊源
二、"动的天人合一"概述
(一) "天人合一"的界定
(二) "动的天人合一"的提出及意义
(三) "动的天人合一"与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之比较
(四) "动的天人合一"哲学体系的完善
三、"动的天人合一"的哲学理论价值
(一) 兼和
(二) 充生以达理,胜乖以达和
(三) 知本达至
四、"动的天人合一"的现实意义
(一) "天人合一"与生态问题
(二) "天人合一"与和谐社会
(三) "天人合一"与和合学
五、"动的天人合一"的方法论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历史上的“和”文化[J]. 陈金花.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S1)
[2]张岱年对中国传统哲学根本性征的研究[J]. 杜运辉.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3]张岱年先生论中国哲学的特色[J]. 杜运辉,郑素娟.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6(04)
[4]张岱年先生研究中国哲学特点之成就[J]. 陆信礼. 中国哲学史. 2006(03)
[5]中国新哲学宣言——在中国哲学大会上的发言[J]. 刘仲林.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6]张岱年与中国哲学——“中西文化交汇下的中国哲学重建”研讨会述评[J]. 朱汉民. 哲学动态. 2006(07)
[7]张岱年之中国哲学特色与发展规律思想概述[J]. 杜运辉.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8]张岱年哲学思想研究概说[J]. 王向清,杜方勇. 邵阳学院学报. 2005(06)
[9]张岱年与二十世纪中国哲学[J]. 方克立. 中国社会科学. 2005(02)
[10]张岱年论中国哲学中的"理"思想[J]. 许抗生. 河北学刊. 2005(01)
本文编号:3111266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简介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意义及方法
一、思想渊源
(一) 哲学背景
(二) 主"动"思想渊源
二、"动的天人合一"概述
(一) "天人合一"的界定
(二) "动的天人合一"的提出及意义
(三) "动的天人合一"与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之比较
(四) "动的天人合一"哲学体系的完善
三、"动的天人合一"的哲学理论价值
(一) 兼和
(二) 充生以达理,胜乖以达和
(三) 知本达至
四、"动的天人合一"的现实意义
(一) "天人合一"与生态问题
(二) "天人合一"与和谐社会
(三) "天人合一"与和合学
五、"动的天人合一"的方法论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历史上的“和”文化[J]. 陈金花.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S1)
[2]张岱年对中国传统哲学根本性征的研究[J]. 杜运辉.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3]张岱年先生论中国哲学的特色[J]. 杜运辉,郑素娟.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6(04)
[4]张岱年先生研究中国哲学特点之成就[J]. 陆信礼. 中国哲学史. 2006(03)
[5]中国新哲学宣言——在中国哲学大会上的发言[J]. 刘仲林.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6]张岱年与中国哲学——“中西文化交汇下的中国哲学重建”研讨会述评[J]. 朱汉民. 哲学动态. 2006(07)
[7]张岱年之中国哲学特色与发展规律思想概述[J]. 杜运辉.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8]张岱年哲学思想研究概说[J]. 王向清,杜方勇. 邵阳学院学报. 2005(06)
[9]张岱年与二十世纪中国哲学[J]. 方克立. 中国社会科学. 2005(02)
[10]张岱年论中国哲学中的"理"思想[J]. 许抗生. 河北学刊. 2005(01)
本文编号:31112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111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