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共阐释学到历史阐释学——基于对唯物史观理论性质的探讨
发布时间:2021-04-03 21:08
在唯物史观语境下,阐释学既不是一个区别于私人阐释才可能的公共阐释学问题,也不是一个基于文本而挖掘作者意图的语义阐释学问题。从理论效应看,马克思主义历史阐释学不仅批判了西方解释学在切入生活与历史世界时所表现出的外部性与主观性,而且在一种倒转的意义上为西方解释学找到了谈论语言、理解和阐释活动的社会地平。从现实效应看,近现代中国社会依次展开的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代表了唯物史观解释和改变世界的现实样本,这对于建构中国阐释学具有鲜明的镜鉴意义。质言之,马克思主义历史阐释学的科学性质和实践能力,在中国道路的历史性展开和深化中能够得到存在论高度的阐明,这既是构建中国阐释学的理论前提,也是彰显唯物史观理论性质的必要工作。
【文章来源】:哲学动态.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 解释学资源的批判性检视
二 马克思:从公共阐释到历史阐释
三 中国的革命道路与马克思主义历史阐释学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历史阐释的限度问题[J]. 丰子义. 哲学研究. 2019(11)
[2]“阐释何以可能”的历史唯物主义追问[J]. 陈立新. 哲学研究. 2019(11)
[3]唯物史观的阐释原则及其具体化运用[J]. 吴晓明. 中国社会科学. 2019(10)
[4]历史虚无主义阐释观的迷失与阐释的知识图谱重建[J]. 张政文. 中国社会科学. 2019(09)
[5]马克思回归历史具体的阐释原则[J]. 李潇潇. 哲学研究. 2019(09)
[6]公共阐释论纲[J]. 张江. 学术研究. 2017(06)
本文编号:3117086
【文章来源】:哲学动态.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 解释学资源的批判性检视
二 马克思:从公共阐释到历史阐释
三 中国的革命道路与马克思主义历史阐释学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历史阐释的限度问题[J]. 丰子义. 哲学研究. 2019(11)
[2]“阐释何以可能”的历史唯物主义追问[J]. 陈立新. 哲学研究. 2019(11)
[3]唯物史观的阐释原则及其具体化运用[J]. 吴晓明. 中国社会科学. 2019(10)
[4]历史虚无主义阐释观的迷失与阐释的知识图谱重建[J]. 张政文. 中国社会科学. 2019(09)
[5]马克思回归历史具体的阐释原则[J]. 李潇潇. 哲学研究. 2019(09)
[6]公共阐释论纲[J]. 张江. 学术研究. 2017(06)
本文编号:31170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117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