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互联网环境下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9 10:54
  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大战略任务,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深入研究国家意识形态工作新情况新特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深入研究“互联网环境下我国意识形态安全”这一课题,对于我们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说明了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概念及加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意识形态利益成为国家利益的重要方面,意识形态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就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在任何时侯、任何情况都不能有丝毫的放松;第二部分分析了互联网的特点和功能及网络环境下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互联网因有其丰富性、便捷性、虚拟性等特点,对我国传统国家意识形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和传播载体建设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第三部分介绍了互联网环境下我国加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通过互联网传播,提升了我国意识形态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和效果,丰富了我国意识形态传播内容和形式,同时互联网的出现也造成了国家政治信仰危机、文化安全威胁和信...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及加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 关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1. 意识形态安全的概念
        2. 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产生
    (二) 加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 意识形态利益成为国家利益的重要方面
        2.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
二、互联网环境下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受到的影响与挑战
    (一) 互联网的特点及功能
        1. 特点
        2. 功能
    (二) 互联网环境下国家意识形态的特点
        1. 公众性
        2. 互动性
        3. 主体性
        4. 社会性
    (三) 互联网环境对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
        1. 积极影响
        2. 消极影响
    (四) 互联网环境下我国意识形态面临的主要挑战
        1. 互联网使传统国家意识形态构建方式功效降低
        2. 互联网成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工具
        3. 互联网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
        4. 互联网环境下传播手段和载体面临的问题
三、互联网环境下我国加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分析
    (一) 取得的成绩
        1. 互联网传播为我国意识形态提供现代化的传播手段
        2. 互联网精神为我国意识形态观念体系增添了新内容
        3. 互联网交往丰富了我国意识形态形式
        4. 互联网思维方式推动我国意识形态的创新与发展
        5. 互联网促进人们对我国意识形态的认同
    (二) 面临的主要问题
        1. 政治信仰出现危机
        2. 文化安全面临严峻形势
        3. 信息安全影响国家意识形态
四、互联网环境下不断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对策思考
    (一) 从传播内容上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1. 注重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和理论创新
        2.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整合作用
        3. 加强信息源建设
        4. 利用互联网大力宣传我国的传统文化
        5. 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二) 从传播手段上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1. 通过发展经济来夯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物质基础
        2. 加强互联网舆论的引导
        3. 分析利用互联网阻隔宗教渗透
        4. 加快有关互联网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5. 加强互联网监管力度
        6. 增强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创造性
        7.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以提高网民信息素质
        8. 加强党员和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
    (三) 从传播载体上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1. 建立中国特色互联网宣传阵地
        2. 增加网上的中文信息建设
        3. 规范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
        4. 努力增强理论网站吸引力
        5. 加强网络科技投入
        6. 培养高素质意识形态工作队伍
        7. 建立有力的“互联网舆论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网络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思考[J]. 陈燕琼.  法制与社会. 2011(20)
[2]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与构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战略[J]. 莫岳云.  湖湘论坛. 2010(04)
[3]信息化条件下的意识形态安全策略[J]. 周国平.  党建研究. 2010(06)
[4]网络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刘音,吴玲.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2010(01)
[5]我国传统文化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J]. 杨成乐.  怀化学院学报. 2010(01)
[6]互联网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郭明飞.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9(06)
[7]信息网络化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J]. 张志辉.  社会科学家. 2009(09)
[8]信息网络化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J]. 顾洪英.  求实. 2009(09)
[9]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价值——从文化和意识形态安全的视角分析[J]. 严兴文.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9(07)
[10]论网络时代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J]. 干敏敏.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9(04)

硕士论文
[1]互联网络的发展与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D]. 葛娅娜.青岛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274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1274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5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