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梁启超的“荀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5 01:47
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一位非常耀眼的学者,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在这些成就中他的荀学研究无疑是极具特色的。本文将梁启超的荀学研究分成两个阶段加以阐述。第一个阶段称为“排荀”阶段,时间从1896年至1903年。在这一阶段内梁启超出于政治宣传的需要将荀学作为封建专制的理论基础,反动学术的源头而激烈排斥。他将荀学概括为“尊君权”、“排异说”、“谨礼仪”与“重考据”,并围绕这四个方面展开批判式研究。梁启超在“排荀”阶段的荀学研究由于受其政治主张影响,导致他无法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去评价荀学,他对荀学的批判大多出自感性的判断,缺少足够的分析论证,这使他“排荀”阶段的研究学术价值不高。第二个阶段称为“尊荀”阶段,时间从1918年至1927年,在这一阶段内随着梁启超退出政坛以及目睹西方科学万能论破产,他开始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因此在对待荀学上他也由最初的排斥转变为尊崇。在承认荀子是儒家大师的基础上,他深入研究了荀子的政治思想,系统阐释了荀子的“性恶论”、“天命观”以及“心体论”并肯定了荀学的学术史价值。梁启超“尊荀”阶段的荀学研究是他以一个学者的身份进行的纯粹学术性质研究,他的研究内容不仅...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第一章 梁启超早期“排荀”思想
第一节“排荀”思想的缘起
一、康有为对荀学“小康之道”的评价
二、谭嗣同对荀学“皆乡愿也”的抨击
第二节“排荀”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将荀学定位为小康之道
二、批判荀子以“尊君权”为核心的政治思想
三、指责荀子狭隘的“排异”思想
第三节“排荀”原因分析
一、近代今古文之争
二、提倡变法改制
第二章 梁启超晚期“尊荀”思想
第一节 梁启超对荀学态度的变化过程
一、对荀学态度的转变
二、对荀学态度的尊崇
第二节“尊荀”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重新阐释荀子的政治思想
二、为荀子“性恶论”正名
三、解读荀子的“天命观”与“心体论”
四、发掘荀学的学术史价值
第三节“尊荀”原因分析
一、与康有为在政治和学术上的分裂
二、政治失意的打击
三、西方“科学万能之梦”破产
第三章 梁启超荀学研究之特色
第一节 启蒙特色
第二节 考据学特色
第三节 重视人格修养特色
第四章 对梁启超荀学研究的评价
第一节 对梁启超早期荀学研究的评价
第二节 对梁启超晚期荀学研究的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荀学历史命运的再思考[J]. 吕文郁,Hou Jian. 孔学堂. 2015(04)
[2]论梁启超对康有为著作的侧重、解读和态度变化[J]. 魏义霞. 周易研究. 2015(04)
[3]康有为排荀及其原因[J]. 魏义霞. 管子学刊. 2015(02)
[4]康有为的荀子视界[J]. 魏义霞.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2)
[5]孟、荀在康有为视界中的不同命运及原因[J]. 魏义霞.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2)
[6]论梁启超对康有为孔教思想的介绍、评价和误读[J]. 魏义霞. 孔子研究. 2015(01)
[7]康有为关于孟子与荀子思想的比较及其意义[J]. 魏义霞. 理论探索. 2015(01)
[8]性恶·原罪·染识:清末民初荀学观念与西学、佛学之对话[J]. 周志煌. 邯郸学院学报. 2014(04)
[9]世界蓝图与中国策略——康有为、梁启超启蒙思想之比较[J]. 魏义霞. 理论探索. 2013(05)
[10]“学术与政治之间”——以梁启超“荀学”评价为对象的考察[J]. 张铮. 史学集刊. 2011(06)
本文编号:3158467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第一章 梁启超早期“排荀”思想
第一节“排荀”思想的缘起
一、康有为对荀学“小康之道”的评价
二、谭嗣同对荀学“皆乡愿也”的抨击
第二节“排荀”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将荀学定位为小康之道
二、批判荀子以“尊君权”为核心的政治思想
三、指责荀子狭隘的“排异”思想
第三节“排荀”原因分析
一、近代今古文之争
二、提倡变法改制
第二章 梁启超晚期“尊荀”思想
第一节 梁启超对荀学态度的变化过程
一、对荀学态度的转变
二、对荀学态度的尊崇
第二节“尊荀”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重新阐释荀子的政治思想
二、为荀子“性恶论”正名
三、解读荀子的“天命观”与“心体论”
四、发掘荀学的学术史价值
第三节“尊荀”原因分析
一、与康有为在政治和学术上的分裂
二、政治失意的打击
三、西方“科学万能之梦”破产
第三章 梁启超荀学研究之特色
第一节 启蒙特色
第二节 考据学特色
第三节 重视人格修养特色
第四章 对梁启超荀学研究的评价
第一节 对梁启超早期荀学研究的评价
第二节 对梁启超晚期荀学研究的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荀学历史命运的再思考[J]. 吕文郁,Hou Jian. 孔学堂. 2015(04)
[2]论梁启超对康有为著作的侧重、解读和态度变化[J]. 魏义霞. 周易研究. 2015(04)
[3]康有为排荀及其原因[J]. 魏义霞. 管子学刊. 2015(02)
[4]康有为的荀子视界[J]. 魏义霞.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2)
[5]孟、荀在康有为视界中的不同命运及原因[J]. 魏义霞.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2)
[6]论梁启超对康有为孔教思想的介绍、评价和误读[J]. 魏义霞. 孔子研究. 2015(01)
[7]康有为关于孟子与荀子思想的比较及其意义[J]. 魏义霞. 理论探索. 2015(01)
[8]性恶·原罪·染识:清末民初荀学观念与西学、佛学之对话[J]. 周志煌. 邯郸学院学报. 2014(04)
[9]世界蓝图与中国策略——康有为、梁启超启蒙思想之比较[J]. 魏义霞. 理论探索. 2013(05)
[10]“学术与政治之间”——以梁启超“荀学”评价为对象的考察[J]. 张铮. 史学集刊. 2011(06)
本文编号:31584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158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