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罗汝芳仁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0 07:37
  罗汝芳是泰州学派最为杰出的思想家之一,仁学思想是罗汝芳思想的核心主题。从本质上来看,“仁”是爱,罗汝芳认为“赤子之心”具有人与生俱来的品质、与生俱来的爱,是至善的,因而“赤子之心”是“仁”的本源。他还认为“仁”最本质的含义是“生生”,万事万物的生机和活力都是“仁”。罗汝芳的仁学思想在生活领域还有具体的展开过程,仁学思想所体现的境界是“万物一体”。罗汝芳“求仁”的途径是以“一切放下”、“戒慎恐惧”、“当下反求”的无工夫为工夫为特色。泰州学派原本是儒家学派,罗汝芳认同孔孟以孔孟仁学思想为宗旨,对孔孟的仁学思想极为尊奉,他的仁学思想是在继承了孔孟的仁学思想以及王阳明的良知说的基础上产生的。罗汝芳仁学思想的历史地位是建立在他提出的“赤子之心”、“孝弟慈”、“生生”、“捧茶童子即是道”、“一切放下”等一系列独特风格的理论上。罗汝芳的仁学思想肯定了人对私欲的要求,肯定了功利的价值,这与晚明市民文学的兴起,以及个性解放思潮的勃兴紧密相联,这也是对传统儒学的突破。罗汝芳对阳明学以及泰州学派思想的传播起了重要的作用,罗汝芳及其学说在明代思想史上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罗汝芳的仁学思想虽然有一部分已经冲破了传...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罗汝芳仁学思想的历史背景及理论渊源
    1.1 罗汝芳仁学思想的历史背景
    1.2 罗汝芳仁学思想的理论渊源
第二章 罗汝芳仁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2.1 "仁"与"赤子之心"
    2.2 "生生之谓仁"
    2.3 "仁"的展开
    2.4 罗汝芳仁学思想的境界
第三章 "以无工夫为工夫"的求仁途径
    3.1 "一切放下"
    3.2 "戒慎恐惧"
    3.3 "当下反求"
第四章 罗汝芳仁学思想的特征及历史影响
    4.1 罗汝芳仁学思想的基本特征
    4.2 对罗汝芳仁学思想的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赤子之心”与“童心”之比较初探[J]. 孙金城,邓民波.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7(08)
[2]儒学民间化的内在理路——以泰州学派“百姓日用即道”思想的演进为轴线[J]. 徐春林.  江西社会科学. 2007(02)
[3]纵横任我2020生意活泼——罗汝芳对“狂禅”的整合与改造[J]. 童伟.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2)
[4]评牟宗三先生之论罗近溪[J]. 方祖猷.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5(01)
[5]论罗近溪仁学思想与道德修养论[J]. 季芳桐.  湖北社会科学. 2005(01)
[6]明代心学本体论与明代学风[J]. 邓名瑛.  求索. 2004(02)
[7]罗汝芳生平与家世述略[J]. 罗伽禄.  抚州师专学报. 2002(01)
[8]罗汝芳理学思想析述[J]. 张克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1)
[9]明代中后期市民文化初探[J]. 陈爱娟.  安徽大学学报. 1999(05)
[10]罗汝芳简论[J]. 罗伽禄.  抚州师专学报. 1998(04)



本文编号:31789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1789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9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