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交往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3 11:46
交往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迅速发展,世界每个角落都被卷入全球交往的过程中。交往理论研究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哲学思维范式转换的内在要求。马克思哲学是广义的唯物史观,交往又是历史唯物主义体系中的重要范畴。交往理论的形成与唯物史观的创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史上是同一个过程。研究马克思交往理论,将交往理论置于唯物史观视域中进行考察,对于更好地理解唯物史观、解决交往困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马克思在借鉴、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特别是康德批判哲学的交往观、费希特“自我”与“非我”同一的交往观、黑格尔的自我意识与主奴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对“我—你”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交往理论。马克思从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形态更替的层面提出交往概念,从社会历史性的角度研究交往理论,认为交往是一个极为宽泛的概念,涵盖了一切社会关系,是不同个人、阶级、民族、社会集团乃至国家间相互作用的产物。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交往理论包括交往基础论、交往过程论、交往类型论、交往阶段论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并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由此体现出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基本特征,即将交往奠...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16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作为一种生存境遇的交往
一、交往问题凸现的现实背景与哲学语境
二、作为唯物史观重要范畴的交往
三、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与基本内容
第一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理论渊源
第一节 康德批判哲学的交往观
一、对人类理性能力研究的重视
二、理性道德主体的自由观
三、对交往过程中道德规范的设定
第二节 费希特“自我”与“非我”同一的交往观
一、对人的主体能动性的重视
二、主体间性理论的建构
第三节 黑格尔的自我意识与主奴辩证法
一、关于实体即主体的思想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与主奴辩证法
三、家庭、市民社会与国家中的交往关系
第四节 费尔巴哈“类哲学”中的“我-你”关系
一、作为类存在物的人
二、道德主体、利己主义与爱
三、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社会关系: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超越
第二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逻辑进路
第一节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最初发展: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分道扬镳
一、鲍威尔的“自我意识哲学”
二、赫斯的行动哲学与异化交往
三、施蒂纳的“唯一者”哲学
四、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分道扬镳
第二节 交往与异化:《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交往思想
一、从劳动到异化劳动的转换
二、从相互承认到交往异化
第三节 交往理论的创立:《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交往理论
一、从自我意识到现实的人:理论基点的转换
二、交往与生产、生产力
三、对交往形式的区分
四、交往与人的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实现
第四节 交往与资本:《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 论》中交往理论的全面展开
一、资本家与雇佣工人的交换
二、资本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三、资本与人的全面发展
四、资本的历史性与交往形态的转变
第三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科学内涵与基本特征
第一节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科学内涵
一、马克思对交往概念的界定
二、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价值旨归: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二节 交往与唯物史观诸范畴的辨析
一、交往与实践
二、交往与生产力、生产关系
三、交往与分工
四、交往与社会形态更替
第三节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基本特征
第四章 唯物史观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
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形成与演变
一、早期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交往意蕴
(一)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对工具理性的批判
(二)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社会”与“单向度的人”
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一) 自我反思的反思——哈贝马斯早期交往理论的萌芽
(二) 交往理性与道德话语——交往行为理论的构建与形成
(三) 正义与真理的统一——交往行为理论在政治领域的扩展
三、霍耐特的承认理论
(一) 自我持存的斗争与为承认而斗争
(二) 社会化过程与承认——对黑格尔承认理论的改造和承认的形式
(三) 蔑视与反抗
(四) 霍耐特承认理论简评
第二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基本维度
一、技术之维
二、道德之维
三、法律之维
第三节 反思与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之失
一、哈贝马斯对马克思的误解
二、社会实践论与个体生存论之别
第五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与和谐社会
第一节 全面交往与和谐理念
一、交往与和谐的关系探析
二、和谐社会是全面交往的社会
第二节 马克思交往理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经济交往与经济建设
二、政治交往与民主政治建设
三、文化交往与和谐文化建设
四、社会交往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第三节 马克思交往理论与和谐世界
一、全球化、世界历史与人类交往
二、普遍交往与和谐世界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承认话语的当代诠释——霍耐特思想的研究述评[J]. 陈良斌. 哲学动态. 2008(07)
[2]从主体性到公共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走向[J]. 郭湛. 中国社会科学. 2008(04)
[3]“世界历史”探索与唯物史观研究——从当代全球化的视角看[J]. 丰子义.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7(04)
[4]“公共哲学”与当代中国的公共性社会实践[J]. 袁祖社. 中国社会科学. 2007(03)
[5]情本体——实践美学的个体生存论维度[J]. 徐碧辉. 学术月刊. 2007(02)
[6]从类到社会——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超越究竟在哪里?[J]. 舒永生.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6(01)
[7]世界历史、全球化的社会形态意义——兼论世界社会形态概念的合理性[J]. 梁树发. 哲学研究. 2005(12)
[8]现代性与人的全面发展探讨[J]. 李景源. 学习与探索. 2005(05)
[9]走向一种没有世界政府的世界内政——哈贝马斯话语政治的历史背景与现实意义[J]. 曹卫东. 社会学研究. 2003(06)
[10]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意义[J]. 陈学明. 江海学刊. 2000(05)
本文编号:3183959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16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作为一种生存境遇的交往
一、交往问题凸现的现实背景与哲学语境
二、作为唯物史观重要范畴的交往
三、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与基本内容
第一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理论渊源
第一节 康德批判哲学的交往观
一、对人类理性能力研究的重视
二、理性道德主体的自由观
三、对交往过程中道德规范的设定
第二节 费希特“自我”与“非我”同一的交往观
一、对人的主体能动性的重视
二、主体间性理论的建构
第三节 黑格尔的自我意识与主奴辩证法
一、关于实体即主体的思想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与主奴辩证法
三、家庭、市民社会与国家中的交往关系
第四节 费尔巴哈“类哲学”中的“我-你”关系
一、作为类存在物的人
二、道德主体、利己主义与爱
三、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社会关系: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超越
第二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逻辑进路
第一节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最初发展: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分道扬镳
一、鲍威尔的“自我意识哲学”
二、赫斯的行动哲学与异化交往
三、施蒂纳的“唯一者”哲学
四、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分道扬镳
第二节 交往与异化:《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交往思想
一、从劳动到异化劳动的转换
二、从相互承认到交往异化
第三节 交往理论的创立:《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交往理论
一、从自我意识到现实的人:理论基点的转换
二、交往与生产、生产力
三、对交往形式的区分
四、交往与人的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实现
第四节 交往与资本:《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 论》中交往理论的全面展开
一、资本家与雇佣工人的交换
二、资本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三、资本与人的全面发展
四、资本的历史性与交往形态的转变
第三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科学内涵与基本特征
第一节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科学内涵
一、马克思对交往概念的界定
二、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价值旨归: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二节 交往与唯物史观诸范畴的辨析
一、交往与实践
二、交往与生产力、生产关系
三、交往与分工
四、交往与社会形态更替
第三节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基本特征
第四章 唯物史观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
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形成与演变
一、早期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交往意蕴
(一)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对工具理性的批判
(二)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社会”与“单向度的人”
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一) 自我反思的反思——哈贝马斯早期交往理论的萌芽
(二) 交往理性与道德话语——交往行为理论的构建与形成
(三) 正义与真理的统一——交往行为理论在政治领域的扩展
三、霍耐特的承认理论
(一) 自我持存的斗争与为承认而斗争
(二) 社会化过程与承认——对黑格尔承认理论的改造和承认的形式
(三) 蔑视与反抗
(四) 霍耐特承认理论简评
第二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基本维度
一、技术之维
二、道德之维
三、法律之维
第三节 反思与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之失
一、哈贝马斯对马克思的误解
二、社会实践论与个体生存论之别
第五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与和谐社会
第一节 全面交往与和谐理念
一、交往与和谐的关系探析
二、和谐社会是全面交往的社会
第二节 马克思交往理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经济交往与经济建设
二、政治交往与民主政治建设
三、文化交往与和谐文化建设
四、社会交往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第三节 马克思交往理论与和谐世界
一、全球化、世界历史与人类交往
二、普遍交往与和谐世界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承认话语的当代诠释——霍耐特思想的研究述评[J]. 陈良斌. 哲学动态. 2008(07)
[2]从主体性到公共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走向[J]. 郭湛. 中国社会科学. 2008(04)
[3]“世界历史”探索与唯物史观研究——从当代全球化的视角看[J]. 丰子义.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7(04)
[4]“公共哲学”与当代中国的公共性社会实践[J]. 袁祖社. 中国社会科学. 2007(03)
[5]情本体——实践美学的个体生存论维度[J]. 徐碧辉. 学术月刊. 2007(02)
[6]从类到社会——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超越究竟在哪里?[J]. 舒永生.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6(01)
[7]世界历史、全球化的社会形态意义——兼论世界社会形态概念的合理性[J]. 梁树发. 哲学研究. 2005(12)
[8]现代性与人的全面发展探讨[J]. 李景源. 学习与探索. 2005(05)
[9]走向一种没有世界政府的世界内政——哈贝马斯话语政治的历史背景与现实意义[J]. 曹卫东. 社会学研究. 2003(06)
[10]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意义[J]. 陈学明. 江海学刊. 2000(05)
本文编号:31839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183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