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的治国之道
发布时间:2021-05-16 00:54
葛洪作为道教历史上重要的人物之一,其著作十分丰富,代表作为《抱朴子》内外篇。关于内篇、外篇的区别,就如葛洪所言,内篇为道家著作,外篇为儒家著作。由此定论出发,后来研究其思想者,要么研究其宗教思想,要么从外篇出发,研究其儒学思想,形成了二元性质的研究趋向。如果我们认真研读葛洪的著作,反映在政治哲学领域,其思想从总括上看具有一致性,只是在他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侧重。从个人的角色出发,葛洪作为道士,对“道”的信奉在其意识中更具有根本性、核心性,其对儒学、法律的探究是以这个核心为前提的。从治道层面来看,其“道治”思想具有主导性,“礼治”、“法治”思想具有从属性,随着年龄的增长,“道治”的主导性更趋增强。本文就是对这三种治道思想进行论述,为了使层次清晰,采取了分总形式的篇章结构,前三章为分,后两章为总。第一章主要论述了葛洪的道治思想,作为中国提出“道治”这一范畴的第一人,在内篇中,他对“道治”进行了多方的解读,并且把“无为而治”看作最优的治国方略。第二章着重论述了葛洪的“礼治”思想,主要从礼治的功能层面进行解析。为了适应社会发展,葛洪强调对礼要进行损益。与孔子相比,葛洪要求对礼的变革更为深刻,...
【文章来源】: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前人研究成果
(二) 通编哲学史,宗教史中的论述
(三) 毕业论文中关于葛洪的政治哲学内容
一、道治论
(一) 道的内涵
(二) 道治的内在规定性
1. 无为而治
2. 反对不义战争
(三) 道治的践行
二、礼治论
(一) 礼治的渊源及必要
(二) 礼的功能
1. 礼的调控功能
2. 礼的评价功能
(三) 礼的损益
三、法治论
(一) 法治的必要性
1. 根源于历史及天意
2. 维护君权需要
3. 预防犯罪的需要
4. 纯仁不足以治国
(二) 法治方法论
1.法律当明确稳定
2.执法应公正无私
3. 用法得其理
(三) 法律的适用
1. 法律实施的保证------从严治吏
2. 法律适用的结果——无刑世界的建立
四、葛洪三治思想的统一性
(一) 葛洪知识储备
(二) 葛洪治道思想与黄老学说
(三) 葛洪三治思想的结构
1. 前期葛洪治道思想呈现体用分离
2. 后期葛洪治道思想呈现体用不二
五、葛洪治道思想在道教建设中的运用
(一) 葛洪治道思想在道教内部的应用
1. 内部教团的管理
2. 神仙体系的创立
(二) 道教与国家的关系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葛洪《抱朴子·外篇》的社会风俗批判思想[J]. 孔毅.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
[2]徜徉在入世与出世之间——葛洪儒道兼综思想剖析[J]. 李锦全. 宗教学研究. 2004(02)
[3]略论葛洪思想体系中的道儒关系[J]. 刘玲娣.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3)
[4]葛洪仙道学说的统一性[J]. 王燕.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6)
[5]葛洪——由儒向道的心理历程[J]. 陈昌文.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4)
[6]葛洪及其人生哲学[J]. 李刚. 文史哲. 2000(05)
[7]论葛洪对神仙道教发展的贡献[J]. 李希运. 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4)
[8]葛洪论道俗两家的嫉妒[J]. 张成扬. 开封大学学报. 1998(03)
[9]葛洪及其神仙学[J]. 李刚. 中华文化论坛. 1998(03)
[10]葛洪及其政治观[J]. 庞月光.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1997(02)
本文编号:3188650
【文章来源】: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前人研究成果
(二) 通编哲学史,宗教史中的论述
(三) 毕业论文中关于葛洪的政治哲学内容
一、道治论
(一) 道的内涵
(二) 道治的内在规定性
1. 无为而治
2. 反对不义战争
(三) 道治的践行
二、礼治论
(一) 礼治的渊源及必要
(二) 礼的功能
1. 礼的调控功能
2. 礼的评价功能
(三) 礼的损益
三、法治论
(一) 法治的必要性
1. 根源于历史及天意
2. 维护君权需要
3. 预防犯罪的需要
4. 纯仁不足以治国
(二) 法治方法论
1.法律当明确稳定
2.执法应公正无私
3. 用法得其理
(三) 法律的适用
1. 法律实施的保证------从严治吏
2. 法律适用的结果——无刑世界的建立
四、葛洪三治思想的统一性
(一) 葛洪知识储备
(二) 葛洪治道思想与黄老学说
(三) 葛洪三治思想的结构
1. 前期葛洪治道思想呈现体用分离
2. 后期葛洪治道思想呈现体用不二
五、葛洪治道思想在道教建设中的运用
(一) 葛洪治道思想在道教内部的应用
1. 内部教团的管理
2. 神仙体系的创立
(二) 道教与国家的关系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葛洪《抱朴子·外篇》的社会风俗批判思想[J]. 孔毅.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
[2]徜徉在入世与出世之间——葛洪儒道兼综思想剖析[J]. 李锦全. 宗教学研究. 2004(02)
[3]略论葛洪思想体系中的道儒关系[J]. 刘玲娣.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3)
[4]葛洪仙道学说的统一性[J]. 王燕.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6)
[5]葛洪——由儒向道的心理历程[J]. 陈昌文.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4)
[6]葛洪及其人生哲学[J]. 李刚. 文史哲. 2000(05)
[7]论葛洪对神仙道教发展的贡献[J]. 李希运. 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4)
[8]葛洪论道俗两家的嫉妒[J]. 张成扬. 开封大学学报. 1998(03)
[9]葛洪及其神仙学[J]. 李刚. 中华文化论坛. 1998(03)
[10]葛洪及其政治观[J]. 庞月光.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1997(02)
本文编号:31886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188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