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8 21:44
  自现代性危机出现以来,社会处于一种道德行动理由分裂、道德责任缺失的状况,这一状况使得人们争相讨论,寻求解决方法。有一种观点认为回归古典,重建实践智慧是现今时代的首要任务之一。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以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为主要研究内容展开讨论。亚里士多德主张人的行为应在实践智慧的指导下去追寻善,过一种“好的生活”,做“一个好人”。他在扬弃古希腊其他哲学家的思想后,第一个明确提出要从实践出发来研究人的行为,并将实践的地位提升至专指人的活动。同时还指出,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是因为人具有独特的理性能力,这种能力在逻各斯的指导下,运用人自身的自由意志进行考虑之后做出选择,继而付出实践行为,这是人独有的、区别于其他所有动物的能力。他强调,人在城邦之中生活,享有城邦赋予自身的自由权力,在德性的指导之下追求幸福生活,实践智慧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在行为前进行选择判断以及策划选择后的行为应如何实施的作用。在针对选择自愿这一问题上,亚氏的观点是应注重知与行之间的关系,认为要“知行合一”。他认为,人必须要为自己的行为负有道德责任,是因为人的行为是经过选择并出于意愿的人在作出行为选择之前是经过考虑的,这就... 

【文章来源】:华侨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问题的研究源起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本文研究的创新和特色
第2章 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的出场
    2.1 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的现实背景
        2.1.1 “人”的发现与“实践智慧”的萌芽
        2.1.2 苏格拉底及其之后“实践智慧”概念的发展
    2.2 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概念的理论来源
        2.2.1 亚里士多德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智慧”概念的扬弃
        2.2.2 “实践”与属人之善的获得
第3章 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详析
    3.1 “实践智慧”的内涵及其地位
        3.1.1 实践智慧的来源:灵魂划分
        3.1.2 实践智慧的目的:对善和幸福的追求
        3.1.3 实践智慧的基础:“三种生活”和“两种德性”
        3.1.4 实践智慧的实质内容
    3.2 “实践智慧”与行为
        3.2.1 行为的类型
        3.2.2 考虑、选择与意愿行为
    3.3 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与道德责任
        3.3.1 道德责任的内涵
        3.3.2 实践智慧与道德责任
第4章 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的历史影响和当代价值
    4.1 当代社会道德责任的游离
        4.1.1 实践困难:无法做道德判断
        4.1.2 道德理论的不自洽性
    4.2 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的当代价值
        4.2.1 缝合行为与责任的一致性
        4.2.2 避免责任虚无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伽达默尔对亚里士多德道德知识的解读[J]. 梁臣,刘水静.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2]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及其德育启示[J]. 梁美瑜.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S1)
[3]亚里士多德对“政治”的阐释及其启示[J]. 韩升.  东方论坛. 2010(01)
[4]良知作为实践理智的另一进路[J]. 廖申白.  天津社会科学. 2009(06)
[5]亚里士多德的意愿行为理论[J]. 翁学辉,王芳.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6]“实践智慧”视野中的教育实践[J]. 程亮.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03)
[7]论伽达默尔实践哲学的概念[J]. 王业伟.  兰州学刊. 2008(02)
[8]亚里士多德的“实践的正确”观点——亚里士多德行为理论研究之一[J]. 廖申白.  道德与文明. 2007(05)
[9]理性、中道与幸福——探讨亚里士多德的道德选择理论[J]. 杨豹.  伦理学研究. 2007(05)
[10]从伦理学到政治学——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探源[J]. 郑臣.  兰州学刊. 2007(06)



本文编号:31945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1945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f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