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洛克与莱布尼茨关于语词任意性的争论

发布时间:2021-05-19 11:40
  洛克在《人类理解论》中以及莱布尼茨在《人类理智新论》中就语言任意性问题提出了相对立的观点。双方都赞同语词是观念的符号,语词的意义在于其所指示的观念;但洛克认为语词与观念的结合是任意的,莱布尼茨则主张这种结合有一定理由可寻。本文首先分别阐述两人的论点,然后分析双方各自立论的依据。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梳理相关争论在历史上的脉络,澄清不同学者在术语、思路等方面的相似与差异,最终尝试提出洛克和莱布尼茨论证中的共同问题,以及对此类问题解答的建设性意见。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19(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洛克与莱布尼茨的基本观点
二、对双方分歧的进一步分析
三、相关争论的历史脉络
四、关于任意性的辨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类理解论》中“隐秘的指涉”[J]. 张励耕.  哲学研究. 2016(01)
[2]命名作为一种技术——柏拉图名称理论的形而上学维度[J]. 宋继杰.  哲学研究. 2014(12)
[3]柏拉图《克拉底鲁篇》中的“人为—自然”之辩[J]. 宋继杰.  世界哲学. 2014(06)



本文编号:31957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1957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5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