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初与差异—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存在之思的二重性阐释
发布时间:2021-05-31 17:18
存在问题是海德格尔所思考的唯一问题。他对这一问题的探寻,除了一些原创性的论述之外,更多的是借助于阐释前人的存在之思而展开。其中,海德格尔下力最多、阐释最全面的是亚里士多德。可见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存在之思的重视。自从“那托普手稿”发现以来,学术界对海德格尔的亚里士多德阐释的研究日益增多。多数研究者从海德格尔早年的讲课稿出发,认为海德格尔是通过将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进行存在论或本体论转化从而形成自己的对存在问题的独特思考。在本文中笔者把研究视野集中回溯至对存在自身的探讨上,把切入点放在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存在之思的二重性阐释上,借此来探寻存在之思的本源状态,即源初与差异的显隐二重性。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简述本论文的问题缘起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二部分首先通过对《形而上学》核心思想的再解读展现亚里士多德和亚里士多德主义者思想中的诸多歧义和整体性的偏执。其次通过对“(?)”与“(?)”的内在二重关系的论证说明来揭示形而上学的本质取向。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在简要地论述亚里士多德在海德格尔存在之思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作用之后,我们着重梳理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的(?)和(?)...
【文章来源】:海南大学海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目录
一、引言
1. 问题缘起:如何在思中持守存在?
2. 相关研究综述
3. 本文结构
二、对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思想的“二重性”窥探
1. 形而上学的迷途:亚里士多德与亚里士多德主义的歧与执——对《形而上学》核心问题的探讨
2. “(?)”与“(?)”的二重关系——对《形而上学》Z卷核心问题的探寻
三、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存在之思的解蔽
1. 亚里士多德的作用以及海德格尔的解蔽路径
2. “(?)”的还原
3. “(?)”的二重性展开——对“论Φ(?)的本质与概念”一文的解读
四、结语存在之思的姿态:源初与差异的相互持守
1. 急难与超越
2. 差异与源初的共鸣
3. 到边缘——临界
参考文献
后记·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论文
[1]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目的因的解构初探[D]. 刘扬.复旦大学 2011
[2]“看”:海德格尔与亚里士多德的思域融合[D]. 仲辉.兰州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08649
【文章来源】:海南大学海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目录
一、引言
1. 问题缘起:如何在思中持守存在?
2. 相关研究综述
3. 本文结构
二、对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思想的“二重性”窥探
1. 形而上学的迷途:亚里士多德与亚里士多德主义的歧与执——对《形而上学》核心问题的探讨
2. “(?)”与“(?)”的二重关系——对《形而上学》Z卷核心问题的探寻
三、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存在之思的解蔽
1. 亚里士多德的作用以及海德格尔的解蔽路径
2. “(?)”的还原
3. “(?)”的二重性展开——对“论Φ(?)的本质与概念”一文的解读
四、结语存在之思的姿态:源初与差异的相互持守
1. 急难与超越
2. 差异与源初的共鸣
3. 到边缘——临界
参考文献
后记·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论文
[1]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目的因的解构初探[D]. 刘扬.复旦大学 2011
[2]“看”:海德格尔与亚里士多德的思域融合[D]. 仲辉.兰州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086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208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