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老子“蔽”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1 01:00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五章中提出“蔽”的概念。原始文本中“蔽不新成”句中的“BI”到底为何字多有争论。文章通过考订认为,王弼将十五章和二十二章的“BI”分做两字——“蔽”和“敝”的处理较为合理。“蔽”在老子哲学体系中有其特殊意义。它与“物”相伴而生,不可分割,是“物之为物”的某种规定性。老子在本体论层面展开对“蔽”的思考,这使其不同于荀子所说的“解蔽”,不能将其理解为认知层面的“蒙蔽”。正因如此,我们对于老子之“蔽”不但不能“解”、“去”,反而要自觉地进行固守和保留。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使得人们对自身之于万物的认识能力和认知界限有一种自觉和自持;另一方面,能够“让物为物”,“使物成物”,提醒人们尊重事物本身。这与康德对于“现象”和“物自身”的区分,以及海德格尔关于“物”、“存在”、“让-在场”、“存在者”的思考有契合之处。“蔽”在《道德经》中虽只出现过一次,但它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蔽”与“黑”有相通之处,和“人”、“物”、“道”、“朴”、“真”等核心概念有密切的关系。首先,对老子之“蔽”的固守和保留,与“守其黑”中的“黑”有相似之处。其次,“物”自身并不存在“蔽”与“不蔽”,“蔽”...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原句考订
    第一节 "不"与"而"
    第二节 "敝"、"蔽"和"弊"
第二章 《老子》中"蔽"概念的含义
    第一节 《老子》十五章解析
    第二节 从"善为道者"到"保此道者"
    第三节 老子之"蔽"与其他之"蔽"的比较
第三章 从"蔽"的概念到"蔽"的思想
    第一节 "蔽"与"黑"
    第二节 "蔽"与"朴"、"真"
    第三节 "蔽"与"道"
    第四节 老子之"蔽"出现的必然性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2093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2093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7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