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论战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围绕三条道路、两个中国命运之论战

发布时间:2021-06-16 03:48
  19、20世纪的中国处于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救亡与启蒙的双重需求下,国人展开了对“中国向何处去”的积极探索,最终汇集为三股主要政治力量和三种建国方案:第一种是以北洋军阀、国民党为政治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阶级,企图延续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第二种是以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为政治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坚持走和平的改良道路,希望建立一个使资本主义得到自由和充分发展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第三种是以共产党为政治代表的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主张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逐步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由于近代国际关系下,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可供国人选择的只有两个方案:或者继续半殖民半封建的旧中国统治,或者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此所谓三条道路、两个中国命运形成的背景和基本要义。不容忽视的是,救亡与启蒙双重需求下,国人在政治上展开对中国前途命运积极探索的同时,各种社会思潮如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等,纷至踏来,精彩纷呈。不同思潮代表着各异的阶级和利益诉求,在思想文化上对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各持己见。而围绕三条道路、两个中国命运的系列论战则在这种政... 

【文章来源】:长沙理工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关于三条道路、两个中国命运之论战的文献陈述
        1.2.2 关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文献陈述
        1.2.3 现有成果的特点与不足
    1.3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论战产生的历史背景
    2.1 近代中国救亡与启蒙的双重需求
        2.1.1 睁眼看世界与改良革命两途
        2.1.2 五四运动与三条道路的开辟
        2.1.3 国共政争与联合政府的设想
    2.2 西方三大社会政治思潮的影响
        2.2.1 民族主义的传入与中华民族的复兴
        2.2.2 自由主义的传入与第三条道路的出现
        2.2.3 社会主义的传入与以俄为师的提出
第三章 论战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程
    3.1 改良与革命之论战与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
        3.1.1 论战之缘起与土地国有问题的提出
        3.1.2 论战双方围绕土地国有政策片面理解马克思主义
        3.1.3 被忽略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史
    3.2 “五四”时期三次论战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3.2.1 “问题与主义”之争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传播
        3.2.2 关于社会主义之论战与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的传播
        3.2.3 马克思主义对无政府主义论战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传播
    3.3 抗战胜利前后国共论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3.1 抗战胜利前中共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课题上的实践与教训
        3.3.2 三民主义论战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成熟
        3.3.3 “中国之命运”论战与中共统战理论的成熟
第四章 论战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影响和启示
    4.1 论战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4.1.1 论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新途径
        4.1.2 论战宣传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4.1.3 论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建构
        4.1.4 论战凝练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品质
    4.2 论战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启示
        4.2.1 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
        4.2.2 坚持平等对话,在兼容并包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4.2.3 关注民生,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情况及取得的成果



本文编号:32322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2322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5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