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使用机器对自由个性的束缚——《哲学的贫困》之机器理论的比较性考察
发布时间:2021-06-17 14:08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对机器理论作了系统的批判性阐释。针对蒲鲁东将机器视为分工的反题,把机器与使用机器的方式混同起来,用"注意""建议"等观念颠倒了分工和机器之间的真实关系,通过竞争这个经济范畴而非诉诸现实的运动来消除机器的后果等错误观点,马克思详尽考察了现代工厂的原貌和机器的发展史,确立起从分工和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和大工业的论证思路,并一直沿用到《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在此基础上,他深刻地揭示出大工业中使用机器(而非机器本身)的后果是包含着个人解放从而实现自由个性的征兆。相形之下,蒲鲁东则陷入词源学意义上的自由观念中无法自拔,根本无助于破除使用机器对自由个性的束缚。
【文章来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8(04)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机器的双刃作用及其破解办法
第一,取消分工、机器和工厂,复归原始的家庭不分工状态。
第二,实行劳资联合,让全体劳动者共享集体经营中的利润。
第三,发挥教育的作用,从思想上革除机器带来的弊端。
第四,推行定额工资,让它固定在资本家与工人都能接受的范围。
第五,完善过渡状态,通过政府赔偿来维护公共利益所造成的损失。
第六,促进劳动转移,由没有私营的公共事业吸纳被解雇工人。
二、工厂或机器的历史分析与经济考察
三、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中的分工与机器
四、使用机器与实现自由之间的关联
本文编号:3235344
【文章来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8(04)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机器的双刃作用及其破解办法
第一,取消分工、机器和工厂,复归原始的家庭不分工状态。
第二,实行劳资联合,让全体劳动者共享集体经营中的利润。
第三,发挥教育的作用,从思想上革除机器带来的弊端。
第四,推行定额工资,让它固定在资本家与工人都能接受的范围。
第五,完善过渡状态,通过政府赔偿来维护公共利益所造成的损失。
第六,促进劳动转移,由没有私营的公共事业吸纳被解雇工人。
二、工厂或机器的历史分析与经济考察
三、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中的分工与机器
四、使用机器与实现自由之间的关联
本文编号:32353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235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