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王阳明的理想人格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0 08:37
  王阳明一生以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著称于世。其理想人格的提出以挽救时弊为目的,以儒家“内圣外王”为基点,汲取儒、道、佛诸家理想人格学说之众长,形成其独具风格的人格学说。王阳明理想人格思想是建构现代儒学的传统精神资源,也是日本、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精神动力。理想人格是整个社会与个体人格上完全的实现,是人们在道德上奋斗的最高典范和楷模。王阳明根据当时的社会政治理想提出了相应的理想人格。笔者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以成圣作为切入点,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历史分析法对王阳明理想人格思想做了三部分的研究。第一部分考察了王阳明理想人格思想的立论基础,即王阳明理想人格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与理论前提两个方面。其中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包括当时的经济基础、政治状况以及文化现状三个层面。王阳明生活的时代仍然是封闭的小农经济社会,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得到初步的发展。朝市争利现象不只出现在商业活动中,而且已然成为当时社会政治生活的准则。同时,土地兼并尤为激烈,进而引发烽火连年的农民起义。统治阶级内部宦官专权、党争不息、边境侵扰连年不断。明王朝继承前朝科举制度,实行文化专制,增加八股文,...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论文的选题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 本文研究的思路和创新之处
一 王阳明理想人格思想形成的立论基础
    (一) 王阳明理想人格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二) 王阳明理想人格思想形成的理论前提
        1. 儒家理想人格思想
        2. 道家理想人格思想
        3. 佛家理想人格思想
        4. 王阳明对儒、道、佛诸家理想人格思想的吸收
二 王阳明理想人格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 理想人格的存在根据——良知说
        1. 良知说的理论前提
        2. 良知之涵义
    (二) 王阳明对理想人格的界定
        1. 心之良知是谓圣
        2. 在存乎天理而不在才力
        3. 圣人可学而至
    (三) 王阳明理想人格达到的境界
        1. 超道德性的无我之境
        2.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有我之境
        3. 有无合一之境
    (四)王阳明理想人格实现的方法论
        1. 致良知说
        2. 何以致良知
三 王阳明理想人格的价值与启示
    (一) 王阳明理想人格思想的历史价值
        1. 王阳明理想人格思想对封建专制制度的维护与制约
        2. 王阳明理想人格思想对后世思想家的影响
        3. 王阳明理想人格思想在个人修养中发挥的作用
    (二) 王阳明理想人格思想的现实启示
        1. 对人们的理想追求确立做人的基本标准
        2. 激励人们超越自我
        3. 对现代人全面发展的引领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道德自律的特性解读[J]. 马永庆.  伦理学研究. 2009(05)
[2]王阳明“圣凡平等论”的人格心理学解读[J]. 刘同辉.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2)
[3]荀子的荣辱思想释义[J]. 马永庆.  哲学研究. 2006(12)
[4]中国古代传统的五因素人格理论[J]. 燕国材,刘同辉.  心理科学. 2005(04)
[5]现代人的价值处境与“责任伦理”的自觉[J]. 贺来.  江海学刊. 2004(04)
[6]论王阳明以“良知”为本的道德哲学[J]. 田薇.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1)
[7]朱子、阳明圣人观比较[J]. 郭淑新.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1)
[8]王阳明良知学说与自由解放精神[J]. 王国良.  孔子研究. 2002(05)
[9]政治道德建设理论的崭新篇章——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J]. 马永庆.  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05)
[10]禅宗伦理的现实摄义[J]. 俞世伟.  道德与文明. 2001(04)

硕士论文
[1]论王阳明的圣人观[D]. 黄艳珍.华中师范大学 2007
[2]王阳明的理想人格论[D]. 任凤琴.东南大学 2005
[3]王阳明道德修养理论研究[D]. 王友良.中南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2388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2388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8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