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古典哲学中国研究的问题回应与自觉建构
发布时间:2021-06-27 06:31
德国古典哲学中国研究有着悠久、良好的基础与传统,而相对于德国古典哲学在中国塑造的已有形象,它的发展问题更加值得思考。德国古典哲学在中国的研究不仅仅代表着一种哲学形态构成于中国思想文化的生长之维,不断地挖掘德国古典哲学理论发展的整体性研究又对中国哲学发展的未来路向提出了新问题、新挑战,为我们进一步探讨中国哲学创新发展提供了有效进路。因此探讨德国古典哲学在中国的当代研究意义,如何在德国古典哲学这一老传统中生出新枝丫,就是破解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德国古典哲学需要在新探索中不断凸显其内在动力、表达范式、问题视阈,在理论发展的意义维度中回答中国哲学研究的现实问题。
【文章来源】: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3(02)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两个重点进路:内在精神与他者意识
二、面向“中国问题”的自觉弥合
三、德国古典哲学在中国的探索路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中国的哲学精神构建的前提反思[J]. 王南湜. 中国社会科学. 2015(10)
[2]“西方哲学在中国”与“西方哲学中国化”——西方哲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自觉[J]. 韩秋红. 社会科学家. 2014(12)
[3]哲学理论创新的基本要素:以德国古典哲学研究为个案[J]. 贺来. 江海学刊. 2014(01)
[4]德国古典哲学的基本观念及其发展路线——在这种视野中关于“存在”的一些理解[J]. 叶秀山. 世界哲学. 2013 (01)
[5]德国古典哲学与现代思维范式的逻辑关联——论黑格尔的独到贡献[J]. 赵天成. 求是学刊. 2004(03)
[6]重提德国古典哲学的人性理论[J]. 高清海. 学术月刊. 2002(10)
[7]伽达默尔:作为世界经验的理解和语言[J]. 周国平. 哲学研究. 1995(08)
[8]辩证法和哲学的理想性[J]. 贺麟. 社会科学战线. 1988(01)
[9]再论中国哲学遗产底继承问题[J]. 冯友兰. 哲学研究. 1957(05)
本文编号:3252327
【文章来源】: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3(02)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两个重点进路:内在精神与他者意识
二、面向“中国问题”的自觉弥合
三、德国古典哲学在中国的探索路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中国的哲学精神构建的前提反思[J]. 王南湜. 中国社会科学. 2015(10)
[2]“西方哲学在中国”与“西方哲学中国化”——西方哲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自觉[J]. 韩秋红. 社会科学家. 2014(12)
[3]哲学理论创新的基本要素:以德国古典哲学研究为个案[J]. 贺来. 江海学刊. 2014(01)
[4]德国古典哲学的基本观念及其发展路线——在这种视野中关于“存在”的一些理解[J]. 叶秀山. 世界哲学. 2013 (01)
[5]德国古典哲学与现代思维范式的逻辑关联——论黑格尔的独到贡献[J]. 赵天成. 求是学刊. 2004(03)
[6]重提德国古典哲学的人性理论[J]. 高清海. 学术月刊. 2002(10)
[7]伽达默尔:作为世界经验的理解和语言[J]. 周国平. 哲学研究. 1995(08)
[8]辩证法和哲学的理想性[J]. 贺麟. 社会科学战线. 1988(01)
[9]再论中国哲学遗产底继承问题[J]. 冯友兰. 哲学研究. 1957(05)
本文编号:32523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252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