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研究的实在性:基于“三方互动”的新考量——《性善与治教》作者对陈少明教授方法论审查的有限回应
发布时间:2021-07-12 21:55
如何界定"文本解释与哲学史论述的实在性"?这是一个令当今学界无所适从却又挥之不去的棘手问题。学术史研究内在地要求"忠于历史实情",而任何学术研究又都以"洞见"乃至"创新"为其最高旨趣。究竟该如何打理二者间的关系呢?陈少明教授在简评《性善与治教》之际,宣示了"思想史研究"与"建构式的观念史论述"二分的设想:前者盖致力于分析、复述历史上的思想实情,后者则侧重依托思想史资源进行成系统的创造性阐发。这种为学理念上的"二分"设想,在当今汉语学界颇有市场。然而,即便分析、复述也都是具体研究者的分析、复述,都有着特定的立场、视角、思路、方案,且须在大大小小的尺度上遵循学术论述的"无矛盾"原则,故而内在地具有"建构"性与"系统"性。因此,严格来讲,流行的"二分"理念并不成立。充分正视"分析者—复述者"同时也是"生存者—判断者"这一基本事实,自觉置身于"‘文本—研究者自己—所有其他读者’三方互动"的格局之中,通过一轮又一轮的"立场、视角、思路遴选"与"具体解释方案调试"的张力运动,不断体察并通过高质量的系统性论述去表现"文本的可阅读理解性",恐怕才是"文本解释与哲学史论述的实在性"问题的出路所在。
【文章来源】:孔子研究.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从陈少明教授的“审查报告”引出“哲学史研究的实在性”问题
二、“分析性的思想史研究”与“建构式的观念史论述”究竟能否二分?
三、“历史性阐释”无不依赖“文本解释”,“哲学史研究的实在性”只能体现为一轮又一轮的三方互动格局下的新旧解释共识更替
四、结语:告别形形色色的“复述论”,理直气壮地释放哲学史研究的创造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作者、文本与历史性阐释——基于思想史研究的一种理解[J]. 李宏图. 历史研究. 2018(01)
[2]文本诠释与哲学史研究[J]. 谢文郁. 文史哲. 2016(04)
[3]提倡反思的哲学史[J]. 陈少明. 河北学刊. 2009(02)
[4]讲求方法:来自西方哲学的启示[J]. 陈少明. 学术研究. 2008(05)
本文编号:3280731
【文章来源】:孔子研究.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从陈少明教授的“审查报告”引出“哲学史研究的实在性”问题
二、“分析性的思想史研究”与“建构式的观念史论述”究竟能否二分?
三、“历史性阐释”无不依赖“文本解释”,“哲学史研究的实在性”只能体现为一轮又一轮的三方互动格局下的新旧解释共识更替
四、结语:告别形形色色的“复述论”,理直气壮地释放哲学史研究的创造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作者、文本与历史性阐释——基于思想史研究的一种理解[J]. 李宏图. 历史研究. 2018(01)
[2]文本诠释与哲学史研究[J]. 谢文郁. 文史哲. 2016(04)
[3]提倡反思的哲学史[J]. 陈少明. 河北学刊. 2009(02)
[4]讲求方法:来自西方哲学的启示[J]. 陈少明. 学术研究. 2008(05)
本文编号:32807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280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