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董仲舒更化的天道哲学
发布时间:2021-07-30 00:15
儒学在先秦时期仅是诸家学派思想之一,尽管儒家创始人和后继者极力把儒学提升为安邦治国指导思想,从而实现他们的政治理想,但都没成功。为什么儒学在汉初没有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于汉武帝时期却能够立为官学,成为汉帝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显然这与“为儒者宗”的董仲舒是分不开的。那么董仲舒又是如何进行理论创新,使儒学满足汉代统治者的实际需要的呢?如果说董仲舒创造性地借助能够主宰人间万物的神秘之天,完成了他的理论体系构建的话,那么天道对人道有何指导意义?本篇硕士论文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董仲舒的天道哲学,以“更化”思想为切入点,借助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分析方法,对董仲舒“更化”的天道哲学进行了尝试性的解读。文章主要从董仲舒的天是什么,为什么会造成其如此天的哲学,董仲舒“更化”的天道哲学的内容体系是什么,以及他的“更化”的天道哲学对人道社会的进步作用有哪些等方面作以详细论述,以期探求董仲舒“更化”的天道哲学成为统治思想的形成原因和对现世之意义。总的来说,董仲舒的哲学是天道哲学,“更化”思想是他的天道哲学的核心要素,董仲舒“更化”的天道哲学直接服务于处于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的汉代大一统的需要,其哲学...
【文章来源】:西藏民族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董仲舒关于天的哲学含义
一、天的概念的产生和发展
(一) 上古原始氏族体制下的天的含义
(二) 殷商君权神授思想中天的哲学含义
(三) 西周前期天命思想中天的哲学含义
(四) 西周晚期至春秋战国时期天的哲学含义
(五) 秦汉之际天的哲学含义
二、董仲舒关于天的哲学含义
(一) 自然之天
(二) 主宰之天
(三) 道德情感之天
(四)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
第三章 董仲舒更化的天道哲学提出的背景
一、现实背景
(一) 政治背景
(二) 经济背景
(三) 文化背景
二、历史背景
三、科技发展水平背景
四、儒学自身建设背景
第四章 董仲舒更化的天道哲学的内容体系
一、天道论——"万世亡弊"的一般之道与可变的特殊之道
二、常变论——变革的先导
三、改制论——新王必"改制作科"的历史发展观
四、性情论——以"性三品"扬弃"性善""性恶"说
(一) 先秦儒家在人性问题上的理论阐扬
(二) 董仲舒以"性三品"扬弃"性善""性恶"说
第五章 董仲舒更化的天道哲学对人道社会的进步作用
一、 只有"更化",继秦之汉才可"善治"
(一) 亡秦之教训
(二) 汉兴之弊病
二、"大一统"论的"更化"方策
(一) "大一统"论的形上运思
(二) 政治上王权定为一尊
(三) 思想上以儒统摄百家
三、政治、经济、文化具体层面上的改革
(一) 调贫富,制度制,以使社会稳定
(二) 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三) 去奴婢,除专杀之威,以促生产发展
(四) 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并兼之路
(五) 撰《对贤良策》,倡文教改革
四、董仲舒更化的天道哲学的历史进步意义
(一) 反对分裂、维护统一,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核心精神
(二) 儒学独尊,奠定中国魂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本文编号:3310326
【文章来源】:西藏民族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董仲舒关于天的哲学含义
一、天的概念的产生和发展
(一) 上古原始氏族体制下的天的含义
(二) 殷商君权神授思想中天的哲学含义
(三) 西周前期天命思想中天的哲学含义
(四) 西周晚期至春秋战国时期天的哲学含义
(五) 秦汉之际天的哲学含义
二、董仲舒关于天的哲学含义
(一) 自然之天
(二) 主宰之天
(三) 道德情感之天
(四)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
第三章 董仲舒更化的天道哲学提出的背景
一、现实背景
(一) 政治背景
(二) 经济背景
(三) 文化背景
二、历史背景
三、科技发展水平背景
四、儒学自身建设背景
第四章 董仲舒更化的天道哲学的内容体系
一、天道论——"万世亡弊"的一般之道与可变的特殊之道
二、常变论——变革的先导
三、改制论——新王必"改制作科"的历史发展观
四、性情论——以"性三品"扬弃"性善""性恶"说
(一) 先秦儒家在人性问题上的理论阐扬
(二) 董仲舒以"性三品"扬弃"性善""性恶"说
第五章 董仲舒更化的天道哲学对人道社会的进步作用
一、 只有"更化",继秦之汉才可"善治"
(一) 亡秦之教训
(二) 汉兴之弊病
二、"大一统"论的"更化"方策
(一) "大一统"论的形上运思
(二) 政治上王权定为一尊
(三) 思想上以儒统摄百家
三、政治、经济、文化具体层面上的改革
(一) 调贫富,制度制,以使社会稳定
(二) 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三) 去奴婢,除专杀之威,以促生产发展
(四) 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并兼之路
(五) 撰《对贤良策》,倡文教改革
四、董仲舒更化的天道哲学的历史进步意义
(一) 反对分裂、维护统一,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核心精神
(二) 儒学独尊,奠定中国魂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本文编号:33103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310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