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史记》、《汉书》、《后汉书》看《论语》在两汉的流传
发布时间:2021-08-01 08:23
从西汉起,《论语》开始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当前学界对这一时期《论语》学的研究虽很多,但缺乏从引用角度进行研究的文章。本篇论文以《史记》、《汉书》、《后汉书》中保存的汉人征引《论语》的记录为研究对象,从征引时间、征引者的身份、征引功用、征引方式及征引称谓等方面进行分析,对《论语》在汉代的流传状况做些补充性的研究工作。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两汉确知的《论语》传本、流传状况做一个简明梳理,作为本篇论文的背景。第二部分是对前三史中的《论语》引文作细致分析,是本文的主体。首先对引文作详尽的搜集,然后从征引时间、征引者身份、征引功用、征引方式及征引称谓这五个角度对它们进行分析,从而了解《论语》在汉代的兴衰变化、流传群体、承担的角色及社会地位等方面的状况。第三部分是本文的结论。通过对《论语》引文的多方面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论语》在两汉的传播有一个起伏过程;它承担着许多社会功能,且其真实可靠性得到汉人的认可;汉代《论语》传本虽然有多种,但它们共有经文的经义有很大的相近性;《论语》在汉代地位很高,仅次于六经,且呈现出由传向经过渡的趋势,但不强烈。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对两汉《论语》传本流传状况的梳理
(一) 西汉时期《论语》传本及流传状况
(二) 东汉时期《论语》传本及流传状况
二、对《论语》引文的分析
(一) 对征引时间的分析
(二) 对征引者的分析
(三) 对征引功能的分析
(四) 对征引方式及引文异同的分析
(五) 对《论语》称谓的分析
三、结语
附表:前三史中的《论语》引文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定州汉墓竹简论语》的性质看汉初《论语》面貌[J]. 郑春汛. 重庆社会科学. 2007(05)
[2]《论语》在汉代之地位考[J]. 田春来.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2)
[3]关于郑玄《论语注》的几个问题[J]. 唐明贵. 兰州学刊. 2005(06)
[4]关于定州汉墓竹简《论语》的几个问题[J]. 陈东. 孔子研究. 2003(02)
[5]定州汉墓竹简本《论语》性质考辨[J]. 单承彬. 孔子研究. 2002(02)
[6]定县40号汉墓出土竹简简介[J]. 何直刚,刘世枢. 文物. 1981(08)
[7]唐写本《论语郑氏注》说明[J]. 文物. 1972(02)
硕士论文
[1]《论语》及其在汉代的流传[D]. 蒋焕芹.东北师范大学 2006
[2]汉代《论语》的流传与演变[D]. 田春来.武汉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15163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对两汉《论语》传本流传状况的梳理
(一) 西汉时期《论语》传本及流传状况
(二) 东汉时期《论语》传本及流传状况
二、对《论语》引文的分析
(一) 对征引时间的分析
(二) 对征引者的分析
(三) 对征引功能的分析
(四) 对征引方式及引文异同的分析
(五) 对《论语》称谓的分析
三、结语
附表:前三史中的《论语》引文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定州汉墓竹简论语》的性质看汉初《论语》面貌[J]. 郑春汛. 重庆社会科学. 2007(05)
[2]《论语》在汉代之地位考[J]. 田春来.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2)
[3]关于郑玄《论语注》的几个问题[J]. 唐明贵. 兰州学刊. 2005(06)
[4]关于定州汉墓竹简《论语》的几个问题[J]. 陈东. 孔子研究. 2003(02)
[5]定州汉墓竹简本《论语》性质考辨[J]. 单承彬. 孔子研究. 2002(02)
[6]定县40号汉墓出土竹简简介[J]. 何直刚,刘世枢. 文物. 1981(08)
[7]唐写本《论语郑氏注》说明[J]. 文物. 1972(02)
硕士论文
[1]《论语》及其在汉代的流传[D]. 蒋焕芹.东北师范大学 2006
[2]汉代《论语》的流传与演变[D]. 田春来.武汉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151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315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