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情”观念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6 13:43
“情”在先秦传世文献中,一般以“情实”、“质实”、“内心之实”义来理解。但若将“情”与人相联系,“情”则涉及到人之“性”以及人之情感。纵观传统儒家思想,“情”有着丰富的内涵。先秦儒学发展到孟子时期,“情”之意涵更为深厚。在孟子思想中,“情”在承接先秦传世文献、《论语》以及《性自命出》中基本含义的基础上,也深化了“情”在中国思想史中的地位,“情”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性情”之“情”,它是“性”、“心”系统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存在,是个体主体性的表征,是真正意义上人的一种伦理预设,是个体感性生命存在得以彰显活力的源泉。“情”在孟子思想中,与性善论、仁政、道德修养理论有密切关联。孟子言“性善”,实际上即是“情善”;孟子谈由不忍人之心行仁政,本质上是指以君王的恻隐之情为基础来推及他人,从而实现“与民同乐”的王道政治理想;孟子论道德修养,因为“情”有鲜明的道德性,所以提高道德修养与培育性情密不可分。可见,孟子的“情”观念与孟子思想体系相互融合。孟子思想中的“情”观念,除提高了“情”的地位,对宋明理学在涉及个体安身立命、性情修养方面的影响亦是颇深,尤其是朱熹在阐发其“中和”思想中,对孟子的“心”、“性”...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情”概念的演变与发展
第一节 先秦典籍中“情”之意涵
第二节 孔子《论语》中“情”之探究
第三节 《性自命出》中“情”之意涵
第二章 孟子思想体系中“情”之意蕴
第一节 物之情与声闻之情
第二节 情与四端之心
第三节 情与性
第三章 孟子之“情”与仁政思想
第一节 不忍之情与仁政
第二节 王道政治与民情
第四章 孟子“情”观念的影响
第一节 孟子“情”观念对人格理想的影响
第二节 孟子性情修养理论及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语》:一种可能的情感解读[J]. 马育良. 孔子研究. 2004(02)
[2]《性自命出》与传世先秦文献“情”字解诂[J]. 李天虹. 中国哲学史. 2001(03)
本文编号:3325880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情”概念的演变与发展
第一节 先秦典籍中“情”之意涵
第二节 孔子《论语》中“情”之探究
第三节 《性自命出》中“情”之意涵
第二章 孟子思想体系中“情”之意蕴
第一节 物之情与声闻之情
第二节 情与四端之心
第三节 情与性
第三章 孟子之“情”与仁政思想
第一节 不忍之情与仁政
第二节 王道政治与民情
第四章 孟子“情”观念的影响
第一节 孟子“情”观念对人格理想的影响
第二节 孟子性情修养理论及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语》:一种可能的情感解读[J]. 马育良. 孔子研究. 2004(02)
[2]《性自命出》与传世先秦文献“情”字解诂[J]. 李天虹. 中国哲学史. 2001(03)
本文编号:33258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325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