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哲学视域下“以人为本”的当代解读

发布时间:2021-08-09 21:0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理念,并且把“以人为本”确立为当代中国新发展理念的核心,党的十七大召开以后,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当代中国的时代主题。在当代中国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抓住时代主旋律,从哲学视域对“以人为本”进行解读,彰显“以人为本”思想的哲学价值意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人为本”的理论既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价值导向和思想保障,又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终极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现实发展空间,对建设“以人为本”为宗旨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小康社会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以人为本”的人学理论依据。这一部分主要阐释了“以人为本”的中西方人本思想渊源和“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依据。第二部分:“以人为本”的哲学阐释。这一部分主要围绕对“以人为本”的“人”的理解,对“以人为本”的“本”的理解,“以人为本”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和“以人为本”的基本含义四个问题展开论述。第三部分: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以人为本”的人学理论依据
    (一) “以人为本”的中西方人本思想概述
    (二) “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依据
        1、现实的个人:马克思对人的解读的逻辑起点,“以人为本”的可能性前提
        2、人的本质:马克思对人的解读的核心,它规定了“以人为本”的现实内容
        3、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人学理论的理论归宿,“以人为本”的价值归指
二、“以人为本”的哲学阐释
    (一) 对“以人为本”的“人”的理解
        1、“以人为本”之“人”是类、群体、个体意义上的人的统一
        2、“以人为本”之“人”是人民之“人”
        3、以“人的什么”为本
    (二) 对“以人为本”的“本”的理解
        1、人是本体论意义上之本
        2、人是价值论意义上之本
        3、人是认识论意义上之本
    (三) “以人为本”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
    (四) “以人为本”的基本含义
三、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以人为本”
    (一)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体现了现代社会发展观的人学转向
    (二)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实践和运行载体
    (三) 坚持科“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四、“以人为本”的实现问题及其现实意义
    (一) “以人为本”与人本和谐社会的构建
        1、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存在的不公正、不和谐现象及其原因
        2、坚持“以人为本”,有利于破解民生难题,实现社会正义和谐
    (二) 以人为本的现实意义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人为本”中“人”的内涵浅析[J]. 万师.  江东论坛. 2009(04)
[2]科学发展观的人学维度[J]. 李娜.  法制与社会. 2009(25)
[3]以人为本:以“什么样的人”和“人的什么”为本?[J]. 陈学明,金瑶梅.  哲学研究. 2009(08)
[4]对“以人为本”的哲学解读[J]. 陈曙光.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09(01)
[5]和谐社会的个人之维[J]. 戴茂堂.  哲学动态. 2005(03)
[6]西方人本主义的传统与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J]. 赵敦华.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6)
[7]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以人为本”——兼与张奎良教授商榷[J]. 叶汝贤.  哲学研究. 2004(10)
[8]论以人为本[J]. 包心鉴.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4(03)
[9]以人为本的价值观[J]. 李德顺.  哲学动态. 2004(07)
[10]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以人为本”[J]. 陈先达.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4(04)



本文编号:33328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3328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c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