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维明儒学宗教观研究
本文关键词:杜维明儒学宗教观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关于儒学宗教性的研究始于利玛窦时期的天主教内部,经过20世纪海内外有识之士的激烈讨论,现在讨论更多的是儒学宗教性问题,杜维明——第三期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之一,长期致力于研究儒学的现代发展问题上,从全球视野的角度出发,挖掘当代社会思潮与儒学的关联性,充分肯定儒学在人性修养和人格塑造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认同儒学具有宗教性特征并对此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阐述。探讨、研究杜维明先生关于儒学方面的思想,对我们更深刻地认知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资源的现代价值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杜维明对儒家传统的反思缘起于对20世纪60年代美国思想界关于儒学传统的现代命运的悲观结论的一种挑战回应,面对西方的话语霸权,根据时代的变化和要求,杜维明通过其比附、格义、建构的方法,对儒学资源进行了现代化的转型,希望能够借助儒学人文精神的重建达到继承启蒙精神而超越诸如人类中心主义、工具理性泛滥之类的启蒙心态。对于儒家宗教性问题,他的观点是在诠释《中庸》的过程中而形成的,通过对不断深化主体性的君子、对作为“信赖社群”的社会、对构建道德形而上学的“诚”进行的认真反思,他发现儒家思想中充满了深刻的伦理宗教意蕴,儒家的终极关怀是自我转化,最终上达天德,从而形成宗教维度。不过由于杜维明的思想处于尚未完成的状态,很多方面还需要完善。
【关键词】:杜维明 儒学宗教性 现代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22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12
- 1.1 选题的背景9-10
- 1.2 选题的意义10
- 1.3 研究综述10-12
- 第二章 儒学宗教性问题的简要梳理12-22
- 2.1 儒学宗教性问题的提出12-14
- 2.2 儒学宗教性问题的百年之争14-19
- 2.2.1 康有为:孔教运动15-16
- 2.2.2 梁启超:报国不保教16-17
- 2.2.3 梁漱溟:儒学“非宗教而似宗教”17
- 2.2.4 唐君毅:人文宗教17-18
- 2.2.5 牟宗三:成德之教18-19
- 2.3 儒学宗教性问题的必要性19-22
- 第三章 杜维明儒学宗教观的形成与发展22-29
- 3.1 杜维明儒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22-25
- 3.1.1 家庭环境与学校教育阶段22-23
- 3.1.2 从哈佛到伯克利阶段23-24
- 3.1.3 重回哈佛到活跃儒学界24-25
- 3.2 杜维明儒学宗教观的形成与发展25-29
- 第四章 杜维明儒学宗教性的主要内容29-37
- 4.1 儒学独特的内在超越特征30-32
- 4.2 以伦理道德为中心的儒家人文主义32-33
- 4.3 道德的形而上学33-35
- 4.4 儒学的宗教性35-37
- 第五章 杜维明儒学宗教观的理论贡献与局限37-44
- 5.1 杜维明儒学宗教观的理论贡献37-40
- 5.1.1 理论上:为儒学参入基督教所主导的对话提供了可能37-38
- 5.1.2 现实上:为社会和谐提供了价值资源38-40
- 5.2 杜维明儒学宗教观的局限40-44
- 结语44-46
- 参考文献46-48
- 致谢48-49
- 附录A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奉林;儒学在台湾[J];世界知识;2005年19期
2 李承贵;现代背景下的儒学开展方向——百年来儒学开展方向主要论说及评论[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3 方同义;;儒学社会价值功能的历史考察和前景展望[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1期
4 徐德莉;;论宋恕对理学的批判及其改造儒学的思想[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彭耀光;;儒学的当代诠释——读《教化的哲学:儒学思想的一种新诠释》[J];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6 秦锋祥;;儒学的发展前景与反思[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7 辛鸣;;儒学与现代化同构阐幽[J];东岳论丛;1989年04期
8 杨荫楼;试论唐代儒学的复兴[J];齐鲁学刊;1990年03期
9 唐永进,王定璋;对儒学的展望[J];江苏社会科学;1993年01期
10 阮才书;儒学的价值观与21世纪的越南新人[J];哲学研究;1994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卫平;;今天应当如何普及儒学[A];《与孔子对话——儒家文化与现代生活》第四集——上海文庙第四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徐水生;;儒学与日本现代化新论[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沈小勇;;浙江儒学的知识传统及其现代价值[A];2011年浙江省社会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夏乃儒;;儒学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A];《与孔子对话——新世纪全球文明中的儒学》——上海文庙第二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李承贵;;活在生活中的儒学[A];“卧龙人生”文化讲演录(第一辑)[C];2011年
6 于作敏;;略论近世西方来华传教士的儒学观[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7 施炎平;;从“成人之道”看儒学核心理念及其价值[A];《与孔子对话——儒家文化与现代生活》第四集——上海文庙第四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丁成际;;儒学与当代日常生活伦理[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鞠曦;;段正元儒学思想论略及其哲学反思[A];《国学论衡》第二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1年
10 郭荣丽;;儒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的作用[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好光邋同济大学教授 邵龙宝;全球化语境下的儒学普及之路[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院长 汤一介;期待21世纪儒学有新的发展[N];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马来平;儒学创新的着力点[N];联合日报;2014年
4 左岸;“百姓儒学”,,掌声之后贵在坚持[N];中国艺术报;2014年
5 成都市武侯区 何勇海;“百姓儒学”给乡村增添“道德营养”[N];中华读书报;2014年
6 林桂榛;儒学的世界性与世界性的儒学[N];光明日报;2004年
7 刘荣芝;《儒学引论》简介[N];河南日报;2003年
8 汤拥华;儒学何以获得当代价值?[N];中华读书报;2008年
9 陈多旭;教化与工夫——解读儒学的一个独特视角[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蔡报文;儒学与现代民主[N];珠海特区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雪;近三十年儒学发展思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魏彩霞;全球化时代中的儒学创新[D];浙江大学;2003年
3 张鹏;北魏儒学与文学[D];西北大学;2008年
4 周红;儒学宗教性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5 沈小勇;现代新儒家儒学现代化思想论衡[D];苏州大学;2011年
6 张朝松;儒学早期近代转型的一个侧面[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7 董爱玲;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会通与融合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8 王宝峰;儒教社会中的独行者:李贽儒学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9 沈尚武;叶适儒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THEO A. COPE;儒学中的“诚”及其在心理学和心理分析中的意义[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益斐;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与孔孟儒学实践性的比较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2 卢珊;儒学与西学的交融互释:严复核心观念疏解[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维娜;刘少奇儒学观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4 姜燕;杜维明儒学宗教观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5 孔霞;略论儒学在中唐时期的演进[D];山东大学;2009年
6 刘春;汉初儒学的发展及其对政治的影响[D];南昌大学;2010年
7 黄伟;反思与回归—梁启超儒学思想的嬗变[D];河北大学;2008年
8 左康华;儒学传播实现路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黄昀;略论儒学与少数民族的相互关系[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吴金亮;儒学在日本的传播及其特点[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杜维明儒学宗教观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73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37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