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德育中的涵养乐感
发布时间:2021-09-02 10:05
当代哲学家李泽厚先生于1985年提出,中国文化是“乐感文化”。如果从文化心理结构的角度关注道德情感教育,就有必要也有可能提出一个概念,用它来表述乐感文化之“乐”在主体道德意识中的体现。因此我们提出了“乐感”这一概念,将它界定为:作为文化心理结构的、属于道德感的愉悦感。乐感具有五个方面的内涵,即文化传统、个体心理、心理定势、道德感、愉悦感。在中国乐感文化中,乐感是道德感的重心。“以行德为乐”的情感态度,是中国人对待道德行为最基本、最重要的情感态度之一。所谓“涵养乐感”是指在育德过程中关注乐感、培育乐感,使人或见闻、或躬行,每当意识到德,即能感受到乐。换言之,就是培养“以行德为乐”的情感态度。李泽厚先生的《美学三书》、《论语今读》等著作,展现出一种以美育促德育的教育思想,先生称其为“以美储善”。涵养乐感和以美储善都主张培养“以行德为乐”的情感态度,但是二者在具体的过程和方法上存在差别,其关键就在于如何看待、体认、发挥“德性”(即内在的先天道德性)。在修养方法上,由孟子、荀子肇始,“养性”(反省内求)与“养情”(情感熏染)的分歧几乎贯穿了整个儒学史。李泽厚先生的“以美储善”说完全抛开了儒家道...
【文章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绪论 关于“儒家德育”
第一章 什么是“涵养乐感”
第一节 “乐感”概念界定
第二节 “涵养乐感”释义
第三节 “涵养乐感”与“以美储善”的区别
一、“养性”与“养情”的对立
二、“性其情”与“文其情”的并用
第二章 行德为乐的境界
第一节 “乐之”境界
一、天地之乐
二、人伦之乐
第二节 “好之”境界
一、行贤自贤
二、好善恶恶
三、择善固执
四、亲亲爱人
第三章 涵养乐感的方法
第一节 诗教
第二节 知性
第三节 尚志
第四节 改过
第四章 涵养乐感的现代意义
第一节 德育意义
第二节 主体意义
第三节 文化意义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德育概念之争辩看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发展[J]. 曾繁田. 传承. 2010(12)
[2]从“道德”到“自得”——中国哲学本体论主体性维度的存在、展开与完成[J]. 苟小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3]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及现实意义[J]. 杨国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9(01)
[4]论传统儒家视阈中的道德意志[J]. 沈永福. 实事求是. 2009(01)
[5]儒家“诚”的道德哲学意蕴及价值本位[J]. 黄瑾宏. 唐都学刊. 2008(02)
[6]儒家“诚”范畴的发展[J]. 鲁芳.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06)
[7]宋明儒学的“诚学”一系——“诚学”、“性学”与“气学”[J]. 赵载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5)
[8]《中庸》之“诚”范畴考辨[J]. 张洪波.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4)
[9]对“道德教育”、“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之辨析[J]. 韦冬雪. 探索. 2007(01)
[10]论道德情感对道德理性与道德意志的驱动[J]. 任德新,张芊. 南京社会科学. 2006(12)
博士论文
[1]学不可以已[D]. 沈云波.复旦大学 2008
[2]宋儒对《中庸》的研究[D]. 郑熊.西北大学 2007
[3]儒家传统道德教育思想探析[D]. 贺韧.湖南师范大学 2006
[4]道德需要论[D]. 彭柏林.湖南师范大学 2006
[5]论道德情感的生成与培育[D]. 沈嘉祺.华东师范大学 2006
[6]先秦儒家情论研究[D]. 郭振香.山东大学 2005
[7]道德体验论[D]. 刘惊铎.南京师范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荀子《诗》学[D]. 李一岚.首都师范大学 2009
[2]孟子德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 武静.山东大学 2008
[3]解读王船山“诚”的思想[D]. 黄会波.湘潭大学 2008
[4]道德教育回归现实生活的背景与策略研究[D]. 杨清.苏州大学 2008
[5]先秦儒家“和”思想探析[D]. 赵亭华.郑州大学 2007
[6]论道德情感[D]. 王晓彦.曲阜师范大学 2007
[7]德育生活化研究[D]. 刘晴.山东大学 2006
[8]先秦诸子“德”论研究[D]. 陈晨捷.山东大学 2006
[9]张载人性论思想研究[D]. 李世阳.湘潭大学 2006
[10]《中庸》的哲学思想[D]. 刘道岭.山东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78815
【文章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绪论 关于“儒家德育”
第一章 什么是“涵养乐感”
第一节 “乐感”概念界定
第二节 “涵养乐感”释义
第三节 “涵养乐感”与“以美储善”的区别
一、“养性”与“养情”的对立
二、“性其情”与“文其情”的并用
第二章 行德为乐的境界
第一节 “乐之”境界
一、天地之乐
二、人伦之乐
第二节 “好之”境界
一、行贤自贤
二、好善恶恶
三、择善固执
四、亲亲爱人
第三章 涵养乐感的方法
第一节 诗教
第二节 知性
第三节 尚志
第四节 改过
第四章 涵养乐感的现代意义
第一节 德育意义
第二节 主体意义
第三节 文化意义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德育概念之争辩看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发展[J]. 曾繁田. 传承. 2010(12)
[2]从“道德”到“自得”——中国哲学本体论主体性维度的存在、展开与完成[J]. 苟小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3]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及现实意义[J]. 杨国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9(01)
[4]论传统儒家视阈中的道德意志[J]. 沈永福. 实事求是. 2009(01)
[5]儒家“诚”的道德哲学意蕴及价值本位[J]. 黄瑾宏. 唐都学刊. 2008(02)
[6]儒家“诚”范畴的发展[J]. 鲁芳.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06)
[7]宋明儒学的“诚学”一系——“诚学”、“性学”与“气学”[J]. 赵载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5)
[8]《中庸》之“诚”范畴考辨[J]. 张洪波.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4)
[9]对“道德教育”、“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之辨析[J]. 韦冬雪. 探索. 2007(01)
[10]论道德情感对道德理性与道德意志的驱动[J]. 任德新,张芊. 南京社会科学. 2006(12)
博士论文
[1]学不可以已[D]. 沈云波.复旦大学 2008
[2]宋儒对《中庸》的研究[D]. 郑熊.西北大学 2007
[3]儒家传统道德教育思想探析[D]. 贺韧.湖南师范大学 2006
[4]道德需要论[D]. 彭柏林.湖南师范大学 2006
[5]论道德情感的生成与培育[D]. 沈嘉祺.华东师范大学 2006
[6]先秦儒家情论研究[D]. 郭振香.山东大学 2005
[7]道德体验论[D]. 刘惊铎.南京师范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荀子《诗》学[D]. 李一岚.首都师范大学 2009
[2]孟子德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 武静.山东大学 2008
[3]解读王船山“诚”的思想[D]. 黄会波.湘潭大学 2008
[4]道德教育回归现实生活的背景与策略研究[D]. 杨清.苏州大学 2008
[5]先秦儒家“和”思想探析[D]. 赵亭华.郑州大学 2007
[6]论道德情感[D]. 王晓彦.曲阜师范大学 2007
[7]德育生活化研究[D]. 刘晴.山东大学 2006
[8]先秦诸子“德”论研究[D]. 陈晨捷.山东大学 2006
[9]张载人性论思想研究[D]. 李世阳.湘潭大学 2006
[10]《中庸》的哲学思想[D]. 刘道岭.山东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788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378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