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视角的还原:马克思哲学的当下性探索

发布时间:2021-09-05 22:30
  哲学向人当下生活世界回归趋势以及生活伦理的叫响印证了人的意义世界构建的应然路向,马克思哲学理应回应当下的这种价值诉求,进而为人的存在提供坚实的意义支撑。马克思哲学曾一度被解读为实践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人学、生存哲学等等形态,不难想象的是,在这些关于马克思哲学界说的背后必然有一重视角是足以关照马克思哲学整体的,它也必然是从根本上符合马克思个人立场的,而这一点在当前马克思哲学研究中却是未被开新和澄明的。本文认为这重视角就是当下性,原因是:首先,马克思哲学内蕴着终极的生存论关怀向度。马克思哲学从根本上并且始终是指向人生存的现实生活世界的,这是马克思新哲学特有的视角。从体察现实生活世界“异化”情状,到瞻望自由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前景,马克思始终立足于现实生活世界的土壤之上。这一点在今天研究马克思哲学时从任何角度出发都是必须首肯的。所以有必要彰显马克思哲学的生存论基础。其次,更重要的是马克思哲学对“感性世界”的人的认知与批判蕴含一个共通的——当下性视角。马克思颠覆旧形而上学的哲学传统是由于当下的属人的现实感性世界境况的促醒,进一步讲是由于不间断考察现实的人及其实践关系(人对自...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绪论
一、从马克思哲学的当下意义困境说开去
    1.1 意义彰显的困境与情由
    1.2 出路的瞻望
        1.2.1 整体观的指照
        1.2.2 生存论的开启
二、当下性的出场
    2.1 当下性的出场
        2.1.1 理性主义的外求向度
        2.1.2 非理性主义的内求向度
    2.2 当下及当下性的内涵
        2.2.1 词源考证
        2.2.2 涵义阐发
    2.3 当下性是马克思哲学的内蕴特质
        2.3.1 从生存看当下
        2.3.2 从实践看当下
三、马克思哲学的当下性澄明
    3.1 当下性的立足点:现实的感性世界
        3.1.1 “现实的”个人的存在
        3.1.2 “感性的”自然存在
    3.2 当下性的特质:唯物主义的实践观
        3.2.1 实践是途经
        3.2.2 实践是标尺
        3.2.3 实践是目的
    3.3 当下性的思维范式:在属人的感性生活世界之中辩证生成论思维
        3.3.1 本质主义思维:当下性的被遮蔽
        3.3.2 实践生成性思维:人的本质的生成性及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
    3.4 当下性的价值立场:从“青年职业选择”到“实现个体自由全面发展”
        3.4.1 家教的熏染
        3.4.2 个人的性情
        3.4.3 崇高的理想
    3.5 当下性的历史向度:唯物史观的当下性维度
        3.5.1 关于历史的起源问题
        3.5.2 关于历史的规律问题
        3.5.3 关于历史的标准问题
        3.5.4 已经存在的社会历史对个体的先在性
        3.5.5 人与历史的和合共生
四、当下性的意义澄明
    4.1 理论意义
    4.2 现实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一、期刊类
    二、专著类
    三、网站类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整体观视野下的马克思哲学观[J]. 程家明.  哲学研究. 2006(06)
[2]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价值目标[J]. 吴倬,赵丽.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1)
[3]回归生活世界——当代哲学的基本精神[J]. 张云龙.  理论导刊. 2004(05)
[4]整体地理解马克思哲学的本质[J]. 陈铁民.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6)
[5]切入当下 直面生存——北村小说论[J]. 黄雪敏.  当代文坛. 2003(05)
[6]体系的终结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走向——对“教科书哲学”及“批判教科书哲学”的几点反思[J]. 白刚,卞绍斌.  南京社会科学. 2002(12)
[7]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J]. 刘永富,张伟.  教学与研究. 2002(10)
[8]感性世界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J]. 康渝生.  求是学刊. 2000(05)
[9]历史与当下性:一种方法论的追问[J]. 蒙木桂.  江海学刊. 2000(02)
[10]生活世界:人的自我生成之域[J]. 李文阁,于召平.  求是学刊. 2000(01)



本文编号:33862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3862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7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