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庄子“游”的美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1-09-11 12:08
  游,是庄子一以贯之加以追求的理想生存状态,它涵盖着庄子人生追求和人生哲学的根本旨趣。大变动时代“倒悬般”的生活境遇,是“游”范畴形成的历史根源,“道”是“游”的本体论根据。庄子的“游”,与“道”的超越性和遍在性的特点相对应,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超越性的“游”,其目的是通过体道来实现心灵的彻底解放,达到绝对自由的精神状态,这是一个物我不分、与道合一的理想境界,要达到这一境界,必须通过“心斋”、“坐忘”的修养功夫实现对自我的超越;另一种则是遍在性的游,其目的是使精神心灵在有限的现实世界中体认天地万物的本然生命,达到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的生存境界。庄子之“游”本意不在谈美学,而是讲人生问题,即如何通过体道实现人的精神自由,但它处处通向了美学,具有人生和审美的双重意义,对当代的人生实践、艺术创作、美学建构都带来有益的启示。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庄子“游”的研究概况
    二、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困难
第一章、庄子“游”的基本阐释
    1.1 “游”的考证
    1.2 “游”的缘起
        1.2.1 庄子“游”的本体根据
        1.2.2 庄子“游”的现实根据
第二章、庄子“游”的美学内涵
    2.1 追求超越,走向无限
        2.1.1 无待逍遥
        2.1.2 心斋与坐忘
        2.1.3 “心斋”、“坐忘”向审美的汇通
    2.2 随顺世俗,人与天一
        2.2.1 与物为春
        2.2.2 纯任自然
        2.2.3 自然向审美的汇通
第三章、庄子“游”的美学意义
    3.1 对当代人生实践的启示
        3.1.1 独立的人格意识
        3.1.2 与自然和谐相生
    3.2 对当代文艺创作的启示
        3.2.1 虚静的创作心理
        3.2.2 重质轻文的文质观
    3.3 对当代美学建构的启示
        3.3.1 超越主客对立的思维方式
        3.3.2 美学走向人学的价值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实践美学突破之途初探[J]. 朱立元.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4(04)
[2]游:庄子生命境界的自由超越[J]. 黄承贵.  船山学刊. 2003(03)
[3]后现代视野中庄子之“游”[J]. 高燕,李贵.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1)
[4]庄子与济慈的美学思想比较[J]. 吴瑞裘.  龙岩师专学报. 2002(02)
[5]比较康德和庄子的“游戏”思想[J]. 何军民.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2(01)
[6]超越与分别──海德格尔和老庄对形而上学思考范式的比较[J]. 余日昌.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2)
[7]美学大势与人学[J]. 欧阳友权.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04)
[8]庄子审美自由论[J]. 陈望衡.  学术月刊. 1991(12)



本文编号:33929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3929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7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