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个人” ——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对德国古典人学的超越
发布时间:2021-09-30 04:16
人的问题是马克思一生都在关注的主题,而人的本质问题又是马克思研究人的问题的逻辑起点。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问题的研究,始终是与前人对人的本质问题的研究紧密相连的,尤其是德国古典人学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探索对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马克思的视域中,他认为德国古典人学离开社会实践所理解的人实质上是一种抽象的人,在此基础上,他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从处在社会生活中的人及其实践活动出发,来强调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对德国古典人学的超越,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明确马克思是如何立足于“现实的个人”来完成对德国古典人学的批判和超越,并从中挖掘这一伟大超越所蕴含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阐述了德国古典人学中关于人的思想理论,概述了德国古典人学关于抽象的人的基本观点及主要特征。其次,详细分析了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个人”理论的形成过程、基本规定及主要特征。再次,对于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究竟在何种层面上实现了对德国古典人学中抽象的人的革命性变革进行了深入地探究,重点论述了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对德国古典人学变革的理论基础和“...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写作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写作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抽象的人:德国古典人学关于人的思想理论
2.1 德国古典人学对抽象的人的概述
2.1.1 人为自然界立法
2.1.2 人的本质是自我意识
2.1.3 人的本质是自然属性
2.2 德国古典人学中抽象的人的特征
2.2.1 人是一种自为性的存在
2.2.2 人是一种思想性的存在
2.2.3 人是一种受动性的存在
第3章 “现实的个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
3.1 马克思“现实的个人”的形成过程
3.1.1 原子式的个人
3.1.2 自由自觉的活动的个人
3.1.3 利己主义的个人
3.1.4 “现实的个人”
3.2 马克思“现实的个人”的基本规定
3.2.1 “现实的个人”是有生命的感性存在
3.2.2 “现实的个人”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
3.2.3 “现实的个人”是有特定的社会关系的人
3.2.4 “现实的个人”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人
3.3 马克思“现实的个人”的主要特征
3.3.1 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3.3.2 物质资料生产与人自身生产的统一
3.3.3 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3.3.4 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第4章 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对德国古典人学的革命
4.1 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对德国古典人学变革的理论基础
4.1.1 从先验的思维方式到实践的思维方式转变
4.1.2 从唯心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转变
4.1.3 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哲学主题转变
4.2 马克思“现实的个人”对抽象的人的超越
4.2.1 从一般本质上升到具体本质
4.2.2 区分了理想本质和现实本质
4.2.3 从既成性本质到生成性本质
第5章 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对德国古典人学的超越性价值
5.1 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对德国古典人学超越的理论价值
5.1.1 为深化人学理论研究奠定科学理论基础
5.1.2 为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提供了价值尺度
5.1.3 为揭示社会历史的本质提供方法论指导
5.2 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对德国古典人学超越的现实价值
5.2.1 有利于正确认识人的实践性存在
5.2.2 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5.2.3 有利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对“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历史前提批判及其意义[J]. 王淼,姜洪昌.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8(05)
[2]习近平对马克思人的本质学说的新发展——兼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理论基础[J]. 刘旭友. 改革与战略. 2015(12)
[3]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扬弃及其科学理解[J]. 刘宗碧. 观察与思考. 2015(08)
[4]“人的本质”概念:历史使命的终结[J]. 魏则胜. 江汉论坛. 2006(12)
[5]论“以人为本”中人的本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J]. 王淼.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3)
[6]马克思开辟的人学道路[J]. 韩庆祥. 江海学刊. 2005(05)
[7]马克思哲学与“人”的理解原则的根本变革[J]. 贺来. 长白学刊. 2002(05)
[8]“人”的双重生命观:种生命与类生命[J]. 高清海. 江海学刊. 2001(01)
[9]世纪之交的中国人学思潮──评当代中国的人学研究[J]. 韩庆祥.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2000(01)
[10]论马克思的人学思想[J]. 袁贵仁.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1993(03)
博士论文
[1]现实的人的发现[D]. 王晓红.吉林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马克思人学理论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与超越[D]. 师帅.黑龙江大学 2016
[2]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研究[D]. 许媛.天津商业大学 2013
[3]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个人”[D]. 周泽春.华中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15107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写作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写作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抽象的人:德国古典人学关于人的思想理论
2.1 德国古典人学对抽象的人的概述
2.1.1 人为自然界立法
2.1.2 人的本质是自我意识
2.1.3 人的本质是自然属性
2.2 德国古典人学中抽象的人的特征
2.2.1 人是一种自为性的存在
2.2.2 人是一种思想性的存在
2.2.3 人是一种受动性的存在
第3章 “现实的个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
3.1 马克思“现实的个人”的形成过程
3.1.1 原子式的个人
3.1.2 自由自觉的活动的个人
3.1.3 利己主义的个人
3.1.4 “现实的个人”
3.2 马克思“现实的个人”的基本规定
3.2.1 “现实的个人”是有生命的感性存在
3.2.2 “现实的个人”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
3.2.3 “现实的个人”是有特定的社会关系的人
3.2.4 “现实的个人”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人
3.3 马克思“现实的个人”的主要特征
3.3.1 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3.3.2 物质资料生产与人自身生产的统一
3.3.3 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3.3.4 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第4章 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对德国古典人学的革命
4.1 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对德国古典人学变革的理论基础
4.1.1 从先验的思维方式到实践的思维方式转变
4.1.2 从唯心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转变
4.1.3 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哲学主题转变
4.2 马克思“现实的个人”对抽象的人的超越
4.2.1 从一般本质上升到具体本质
4.2.2 区分了理想本质和现实本质
4.2.3 从既成性本质到生成性本质
第5章 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对德国古典人学的超越性价值
5.1 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对德国古典人学超越的理论价值
5.1.1 为深化人学理论研究奠定科学理论基础
5.1.2 为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提供了价值尺度
5.1.3 为揭示社会历史的本质提供方法论指导
5.2 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对德国古典人学超越的现实价值
5.2.1 有利于正确认识人的实践性存在
5.2.2 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5.2.3 有利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对“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历史前提批判及其意义[J]. 王淼,姜洪昌.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8(05)
[2]习近平对马克思人的本质学说的新发展——兼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理论基础[J]. 刘旭友. 改革与战略. 2015(12)
[3]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扬弃及其科学理解[J]. 刘宗碧. 观察与思考. 2015(08)
[4]“人的本质”概念:历史使命的终结[J]. 魏则胜. 江汉论坛. 2006(12)
[5]论“以人为本”中人的本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J]. 王淼.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3)
[6]马克思开辟的人学道路[J]. 韩庆祥. 江海学刊. 2005(05)
[7]马克思哲学与“人”的理解原则的根本变革[J]. 贺来. 长白学刊. 2002(05)
[8]“人”的双重生命观:种生命与类生命[J]. 高清海. 江海学刊. 2001(01)
[9]世纪之交的中国人学思潮──评当代中国的人学研究[J]. 韩庆祥.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2000(01)
[10]论马克思的人学思想[J]. 袁贵仁.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1993(03)
博士论文
[1]现实的人的发现[D]. 王晓红.吉林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马克思人学理论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与超越[D]. 师帅.黑龙江大学 2016
[2]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研究[D]. 许媛.天津商业大学 2013
[3]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个人”[D]. 周泽春.华中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151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415107.html